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嘉州读邸报见张叔文由御史台主簿改著作佐郎

标题包含
嘉州读邸报见张叔文由御史台主簿改著作佐郎
惊闻除目到遐荒,病眼偏明喜倍常。 古节旧如台柏直,青衫新惹阁芸香。 中庐夜宿群经蠹。北户朝趍满简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石介(1005年-1045年),字守道,一字公操,号徂徕先生。北宋时期著名学者、政治家。 石介出生于山东兖州奉符县(今山东泰安)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以《周易》、《春秋》等儒家经...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激动,虽然身体不好但是精神百倍。古人坚守的信念就像高台的松树一样坚定,穿着新的青衫让我感受到阁楼的芬芳。在书房里夜读经典书籍,早朝时拿着充满智慧的书简向北方走去。
去完善
释义
1. 嘉州:地名,位于今天的四川省乐山市。 2. 邸报:古代朝廷发布的官方新闻,类似于现在的报纸。 3. 张叔文:人名,生平不详。 4. 除目:古代官员的任免制度。 5. 遐荒:边远荒僻的地方。 6. 病眼:生病的眼睛。 7. 偏明:特别明亮。 8. 倍常:超过平常。 9. 古节:古代的节气。 10. 台柏:指御史台的柏树。 11. 青衫:青色衣服,这里指官服。 12. 阁芸香:指内阁的藏书香气。 13. 中庐:书房。 14. 夜宿:晚上住宿。 15. 群经:儒家经典书籍,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等。 16. 蠹:蛀虫,这里比喻书籍被损坏。 17. 北户:北方门户,这里指皇宫。 18. 朝趍:早晨朝见。 19. 满简霜:形容文件堆积如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嘉州读邸报见张叔文由御史台主簿改著作佐郎”,是宋代诗人石介在嘉州(今四川乐山)看到邸报(朝廷的公告报纸)时,得知朋友张叔文被任命为著作佐郎时的感慨之作。 首联“惊闻除目到遐荒,病眼偏明喜倍常”,表达了诗人听闻好友任命消息的惊喜之情。“遐荒”指的是边远地区,此处代指诗人所在的嘉州,“除目”则是宋朝官员任免的一种制度。诗人以“病眼偏明”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暗示即使病重,也无法掩盖心中的喜悦。 颔联“古节旧如台柏直,青衫新惹阁芸香”,是对张叔文的赞美。诗人以“台柏”(古代宫殿前的柏树)比喻张叔文的正直品质,用“阁芸香”(宫廷中的藏书楼)来表现他学识渊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张叔文能力和品德的认可。 颈联“中庐夜宿群经蠹,北户朝趍满简霜”,描述了张叔文在官场上勤奋工作的形象。“中庐”是指中央官署,“夜宿”则表明他工作到深夜;“北户”是指北方门户,即皇宫门,“朝趍”意味着他每天按时上朝。这两句体现了张叔文在职务上的敬业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张叔文任职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敬佩和祝福。诗人运用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传达了真挚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石介在嘉州(今四川乐山)看到邸报,得知友人张叔文从御史台主簿调任著作佐郎的消息。这一时期,正值范仲淹、欧阳修等士大夫推行改革,而石介因学术成就斐然,受召入京为国子监直讲,成为当时社会的一员风云人物。 与此同时,宋朝虽历经太宗、真宗等皇帝的励精图治,但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时有发生,国家财政日渐拮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仁宗朝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理和改革措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士人阶层普遍关心国家大事,主张革除时弊,推行新政。石介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对朋友张叔文的仕途变化产生共鸣,写下这首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