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早离张村
北阙千官集,南山万寿长。
何人践文石,独客踏寒霜。
指冻只忧落,马羸时恐僵。
丰凶卜来岁,犹喜矞云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北方皇宫聚集了众多官员,
南山万寿之峰气度非凡。
谁人能踏上文石的台阶?
孤独的来客踏过寒冷的霜雪。
手指冻僵怕脱落,
马儿瘦弱担忧乏力。
旱涝占卜明年的收成,
犹幸呈现出祥瑞的黄云。
去完善
释义
1.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这里借指朝廷。
2. 文石:纹理细致的石头。这里比喻皇帝临朝之处。
3. 独客:孤独的旅客。这里是作者自指。
4. 指冻:手指因寒冷而麻木。
5. 马羸:马匹瘦弱。
6. 丰凶:丰收或荒年。
7. 卜来岁:预测来年收成。
8. 矞云:彩云,吉祥之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早离张村的所见所感。首联借“北阙”和“南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的视野开阔,对于世事的理解更为深远。颔联通过“文石”与“寒霜”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孤独而坚韧的形象。颈联通过描写手指冻僵和马匹疲惫的景象,表现了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尾联以“丰凶卜来岁”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并以“犹喜矞云黄”暗示了希望仍存。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坚守信念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至日早离张村》这首诗是北宋文人石介的作品。石介生活在宋仁宗时期(公元968-1022年),这个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史称“仁宗盛治”。石介是一位忠诚的士人,他关心国家大事,对社会现象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在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石介因科举考试失利,心灰意冷地回到了家乡,此时的他对人生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这期间,他游历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观察社会百态,体验人间冷暖。这一时期的经历使得他的诗歌创作逐渐成熟,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诗篇。
《至日早离张村》一诗描绘了石介离开故乡张村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诗中通过对故乡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当时农村的田园风光和乡土人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这首诗既是对故乡的深情告别,也是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