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支板浣花牋寄合州徐文职方
合州太守鬓将丝,闻说欢情尚不衰。
板与歌娘拍新调,牋供狎客写芳辞。
木成文理差差动,花映溪光瑟瑟奇。
名得只从嘉郡树,样传仍自薛涛时。
奇章磊磊驰声价,江令翩翩落酒巵。
几首诗成卷鱼子,谁人唱罢泣燕支。
红牙管好同床置,紫竹笙宜一处施。
愿助风流向罇席,杏花况是未离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合州太守即将老去,听说他们的欢乐之情依然旺盛不衰。
他们用木板和歌娘一起创作出新的曲调,用纸张供娱乐客人书写美妙的诗句。
树木形成独特的纹理使人赏心悦目,花朵倒映在溪流中展现出别样的奇妙。
美名来自于那些美好的树林,样子流传至今仍是薛涛那个时代的风格。
奇章的风华溢彩名声大噪,江令的酒量犹如翩翩起舞落在酒杯之中。
有几首诗可以写成卷轴一般,谁又能唱完悲伤的歌曲而流泪呢?
红色象牙管适合放置在床边,紫色的竹笙适宜在同一处演奏。
希望我能帮助他们促进风情,杏花在这时候尚未凋谢。
去完善
释义
1. 燕支:又称胭脂,是一种化妆品原料,出自植物燕脂花,此处可能指女子哭泣时的妆容。
2. 板:古代击打乐器的一种,通常用木头制成。这里可能是指太守在欣赏歌舞时敲击的乐器。
3. 浣花牋:一种古时候写字用的笺纸,其名称来源于浣花溪,即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风景区。
4. 合州:古代的行政区划单位,位于今天重庆境内。
5. 徐文职方:指的是一位姓徐的官员,职方是他的官职名称。
6. 太守:古代地方长官的称谓,相当于今天的省市长。
7. 鬓将丝:形容头发已经呈现出灰白色,表明年纪已老。
8. 新调:指新的歌曲或者音乐旋律。
9. 芳辞:优美的言辞,这里可能指诗人写给徐文职方的诗句。
10. 文理:指树木的纹理,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才情。
11. 瑟瑟:形容溪水的声音。
12. 名得:指得到美名的意思。
13. 嘉郡树:指美丽的树木,这里用来赞美合州的风光。
14. 样传:指流传下来的美丽模样。
15. 奇章:古代诗人张籍的别号。
16. 江令:南朝陈代的一位官员江总,擅长写诗。
17. 翩翩:形容风度翩翩。
18. 酒巵:古代喝酒的一种器皿。
19. 卷鱼子:一种古时候的诗集装订方式,鱼子指书籍装订的线。
20. 红牙管:一种红色的吹奏乐器,这里可能指演奏的音乐。
21. 紫竹笙:一种紫色的竹制乐器,这里可能指演奏的音乐。
去完善
赏析
石介的这首《燕支板浣花牋寄合州徐文职方》以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人物画卷,展现了合州太守生活的高雅趣味。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富有音乐性的词语,使整首诗具有浓厚的艺术氛围。
首联“合州太守鬓将丝,闻说欢情尚不衰”描绘了主人公的形象,表现出他虽已年老但依然保持着愉悦的心情。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板与歌娘拍新调,牋供狎客写芳辞”的描绘,展示了合州太守高雅的艺术品位和生活情趣。他不仅擅长歌曲创作,还能在饮酒赋诗中尽情挥洒才情。
颔联“木成文理差差动,花映溪光瑟瑟奇”则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的精神风貌。这两句诗意境优美,既描绘了树木纹理的变化,又表现了花朵映照溪水时的奇妙景象。这样的画面不仅令人陶醉,还给人以哲理性的启示:人生中的曲折与坎坷往往能激发人们内心的力量,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
颈联“名得只从嘉郡树,样传仍自薛涛时”则是对合州太守声名的赞美。这里提到了嘉郡树和薛涛时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主人公才情的肯定和对古代文化传统的尊重。同时,这一联也暗示了合州太守的诗歌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接下来的“奇章磊磊驰声价,江令翩翩落酒巵”则通过描绘奇章公和江令的风貌,表达了对合州太守的敬仰之情。诗人用“驰声价”和“落酒巵”来形容他们的人格魅力和高雅气质,既形象生动,又充满了赞美之情。
尾联“几首诗成卷鱼子,谁人唱罢泣燕支”则以抒情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合州太守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诗寓意深远,既强调了合州太守的诗才横溢,又流露出诗人对其音容笑貌的怀念。
整首诗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一幅多姿多彩的人物画卷。诗人通过对合州太守形象和精神风貌的塑造,表达了对他高尚品质和非凡才能的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燕支板浣花牋寄合州徐文职方》,是宋朝诗人石介在公元1040年前后创作的一首寄情山水、抒发友情的诗作。石介当时正处于人生的低谷,在政治上受到排挤,被贬至合州(今重庆合川区)任职,职务为文官方。
当时正值北宋时期,国家局势相对稳定,但在西北边境仍然面临着辽和西夏的威胁。石介作为一名文官,虽无法亲自上战场杀敌,但他仍然关注着国家的安危,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文作品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
在这首诗中,石介通过对燕支板和浣花牋的描绘,表达了与朋友徐文职方的思念之情。燕支板是一种古代绘画工具,象征着艺术创作;浣花牋则是用来书写信笺的一种材料,代表了书信往来。石介通过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和共同的艺术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