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曙赴天雄太尉辟命
伯乐之厩无驽骀,豫章之林多瑰材,
相君新坐碧油嶂,之子直上黄金台。
秋风萧萧动笳鼓,落叶摵摵鸣向罍。
将军手持十万骑,阵前号令如疾雷。
从事借筹为决胜,运于掌上何恢恢。
蠢兹元昊命蝼蚁,西师堂堂难当哉。
况我贤相贤从事,北门无忧宜大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伯乐的府上并无劣马,豫章树林中有许多珍奇木材,
宰相新居犹如碧绿的山峰,才子们争相登上黄金台。
瑟瑟秋风中战鼓擂响,落叶沙沙如同酒觞叮咚作响。
将军手持十万骑兵,阵前发号施令气势磅礴。
谋士们筹策决胜千里,运筹帷幄之中信心满满。
元昊这个昏庸君主不过蝼蛄般存在,面对我大军旗麾下无人抵挡。
何况我们有贤明的宰相和谋士,北门无忧应大开城门迎接胜利。
去完善
释义
《送范曙赴天雄太尉辟命》是宋代诗人石介的一首送别诗。下面是诗句的注释:
1. 伯乐:春秋时期著名相马专家,他识马的能力非常强。
2. 驽骀:指品质较差的马。这里用伯乐的“无驽骀”来比喻范曙是天生的辅佐良才。
3. 豫章:古地名,今江西南昌地区,产优质的樟木,后来用作诗歌中的意象。
4. 瑰材:稀有的珍贵木材,这里是形容范曙的优秀才能。
5. 相君:对宰相的尊称,这里指新任太尉。
6. 碧油嶂:碧绿的山峰,形容其庄严壮丽。
7. 之子:这个人,指的是范曙。
8. 黄金台: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这里用来比喻范曙被重视的程度。
9. 萧萧:风声或草木摇动的声音。
10. 笳鼓:古代军中所用的管乐器和打击乐器。
11. 摵摵:落叶的声音。
12. 罍:酒器。
13. 元昊:西夏国王名,这里用以代指北方的敌寇。
14. 蠢兹:是对敌人的轻蔑称呼。
15. 西师:朝廷派去抵御敌寇的军队。
16. 堂:堂堂正正。
17. 当:抵挡。
18. 况:何况。
19. 北门:指国防重地。
20. 无优宜大開:没有忧虑应该充分展示实力。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送别友人赴任的诗词,诗人在此寄予了对友人的勉励和祝福。首先,诗人以“伯乐之厩无驽骀,豫章之林多瑰材”来形容人才的重要性,暗示范曙是难得的人才,具有远大前程。接下来,“相君新坐碧油嶂,之子直上黄金台”表达出对新任职的期许和对范曙的鼓舞。
“秋风萧萧动笳鼓,落叶摵摵鸣向罍”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暗含离别的忧伤。但紧接着“将军手持十万骑,阵前号令如疾雷。从事借筹为决胜,运于掌上何恢恢”表达了对友人在战场上的期许,凸显了其勇敢和智谋的一面。
接下来的“蠢兹元昊命蝼蚁,西师堂堂难当哉。况我贤相贤从事,北门无忧宜大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敌人的轻视以及对于范曙等人的信心,相信他们可以取得胜利,使国家安定繁荣。整首诗在激情洋溢的同时,也流露出了离别的惆怅,是对友情、对胜利的双重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文人石介(1005-1045年)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创作时间为1039年左右,正值宋仁宗时期。
在宋仁宗时期,国家相对稳定,经济发展,但边疆局势仍不稳定。石介作为当时的一位士人,对国家治理和民族关系等问题有深刻的关注。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在这首诗中,石介为即将奔赴天雄(今河北大名县一带)担任太尉的范曙送行,表达了对朋友的关怀和支持。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石介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大事的知识分子,写下了许多具有家国情怀的诗歌。这首诗通过表达对朋友范曙的真挚感情,展现了石介作为一个文人的责任担当和人格魅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