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望海潮·云龙双辅

标题包含
望海潮·云龙双辅
云龙双辅,匣龙双起,当年楚尾吴头。借月命卿,占星分使,来宽俗瘵君忧。绣指屈儒流。□暂辍北阙,小试南州。协奏熏风,霈为霖雨岁登秋。春工点缀芳柔。正梅凝笑脸,柳弄青眸。柏叶荐觞,椒花载颂,休辞秉烛嬉游。乃眷在宸旒。更德标银管,名覆金瓯。共看朝天露稳,归拜富民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石孝友,字次仲,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据《全宋词》所录存世作品推断,大约生活于宋高宗、宋孝宗时期(1127-1189)。 石孝友生平事迹无详细记载,仅从他的词作中可以窥见其人生经历和情感世界。他擅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段古文大致描绘了一个国家治世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强盛、百姓安居乐业的热切期盼。下面是我对这段古文的现代白话文翻译: 龙飞凤舞,吉祥如意,繁华的楚国和吴国地区。月光皎洁,星辰闪烁,是为了让臣子们解开忧虑,造福百姓。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吟诗作对。他们在庙堂之上用心治理国家,在江南水乡抚慰民心。他们如春风拂面,带来丰收的喜悦;如雨泽大地,滋润万物生长。春天来临,梅花盛开,柳树抽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柏树翠绿,花椒香郁,大家举杯欢庆,尽情嬉戏。这是皇上的眷顾啊,也是百姓的幸福。那些德高望重的臣子们,他们的名字将被铭记在金册上,永垂不朽。共同期待太平盛世的到来,一起庆祝国家的繁荣富强。
去完善
释义
1. 云龙双辅:比喻皇帝和宰相两人一同辅佐国家。 2. 匣龙双起:比喻皇帝的命令传到地方。 3. 楚尾吴头:泛指长江下游地区。 4. 借月命卿:引用月色来形容任命官员的庄重肃穆。 5. 占星分使:古代派遣使者前,常观察天象以占卜吉凶。 6. 来宽俗瘵君忧:使君王对民间疾苦的担忧得以缓解。 7. 绣指屈儒流:描述才华横溢的人被选拔出来辅佐朝廷。 8. 北阙:代指京城,此处指朝廷。 9. 小试南州:出任江南地区的地方官。 10. 协奏熏风:协助处理政事顺利,犹如和风吹拂万物。 11. 霈为霖雨岁登秋:如同雨水滋润禾苗,让百姓安居乐业。 12. 春工点缀芳柔:春天到来,景物美丽宜人。 13. 梅凝笑脸:梅花盛开如笑脸一般。 14. 柳弄青眸:柳树抽芽,绿意盎然。 15. 柏叶荐觞:用柏树叶泡制的酒款待嘉宾。 16. 椒花载颂:赞美椒花长寿,寓有祈求君主长寿之意。 17. 秉烛嬉游:晚上点灯欣赏美景,表达快乐之情。 18. 乃眷在宸旒:表示关心国家的意愿。 19. 更德标银管:意指德行美好。 20. 名覆金瓯:美名遍布全国。 21. 朝天露稳:进京面见天子时的从容淡定。 22. 归拜富民侯:回到家乡后被封为富有民望的诸侯。
去完善
赏析
《望海潮·云龙双辅》是一首描绘国家治理与民生富饶景象的词作。词的开篇以“云龙双辅”、“匣龙双起”的形象化比喻,象征着国家的强盛和繁荣。同时,借月命卿、占星分使等典故,传达了作者对国家治理者的赞美和对民生的关心。 接下来,通过描述“绣指屈儒流”、“暂辍北阙,小试南州”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才选拔和用人的期望,即以儒家的道德和智慧治理国家,使百姓安居乐业。同时,“协奏熏风,霈为霖雨岁登秋”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在治理者的领导下,国泰民安的景象。 词的下片则主要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美丽景色以及人们欢庆新年的情景。其中,“柏叶荐觞,椒花载颂”两句,通过对柏叶、椒花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最后,作者以“乃眷在宸旒。更德标银管,名覆金瓯。共看朝天露稳,归拜富民侯”结束全词,表达出作者对于国家治理者品德的敬仰,以及对国家未来的信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望海潮·云龙双辅》是南宋词人石孝友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具体年份无法考证。 在南宋时期,词人们生活在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年代。石孝友也不例外,他的生活经历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困境。据史书记载,石孝友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然而,南宋时期的政局不稳,战火不断,使得石孝友的生活充满了波折。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均未能及第。在这种背景下,石孝友将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以抒发心中的感慨。 《望海潮·云龙双辅》一词,正是石孝友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在这首词中,石孝友通过描绘云、龙、海等意象,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南宋时期人们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