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七娘子

标题包含
七娘子
花明雾暗非花雾。 似春屏、短梦无凭据。 夜月将来,晓灯催去。 半衾馀暖空留住。 情柔意密愁千缕。 想一声、鸡唱东城路。 暂作行云,暂为行雨。 阳台望极人何处。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灼(1034年-1116年),字晦叔,号颐堂,四川眉山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和政治家。 王灼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但并未因此放弃对学问的追求...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繁花若隐若现并非真实的花雾。 仿佛是春天屏风,短暂的美梦无法捉摸。 夜晚的月光即将来临,晨间的灯光催促着离去。 留下半截被子里的温暖,却无从挽留。 深情款款,柔情蜜意,却带着千丝万缕的忧愁。 想象一下,一只鸡在东城的路上叫唤。 我们暂时像云彩般相聚,又如雨露般分离。 在阳台上眺望着远方的你如今在哪里?
去完善
释义
1. 花明雾暗非花雾:本句意为云雾遮挡了花的形象,使人看不清是否真的是花还是雾气。 2. 春屏:春天的屏风,此处指春天景象。 3. 无凭据:没有确实的依据或证据。 4. 夜月将来,晓灯催去:夜晚的月光慢慢升起,白天的灯光渐渐消失。 5. 半衾馀暖空留住:被窝里还留有温热的空气,但无法将其留住。 6. 情柔意密愁千缕:感情温柔,心意紧密相连,但忧虑却有很多。 7. 鸡唱东城路:东边的城墙上雄鸡报晓的声音。 8. 暂作行云,暂为行雨:短暂的相聚就像天空中的云彩,又像天上的雨滴。 9. 阳台望极人何处:站在阳台上极目远望,人又在哪里呢?
去完善
赏析
《七娘子》是南宋词人王灼的一首描绘女子相思之情的词作。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出女子对远方情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句“花明雾暗非花雾”,通过对比花的鲜明与雾的暗淡,营造出一种朦胧美的意境。这里的“花雾”并非实指,而是比喻女子的思绪如同烟雾般飘渺不定。接下来的“似春屏、短梦无凭据”,进一步表达了女子的心情。她就像春天的画屏一样短暂而易逝,她的梦境也无处可寻。 紧接着的两句“夜月将来,晓灯催去”,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夜晚的月光逐渐明亮,而早晨的灯光又在催促着离去,暗示女子的时间感变得模糊不清。这与上一句的“短梦无凭据”相互呼应,突显出女子内心的不安和惆怅。 下片开始,“情柔意密愁千缕”,将女子的情感推向高潮。她的柔情蜜意如同一千条愁绪交织在一起,无法排解。接下来的“想一声、鸡唱东城路”,通过想象远处公鸡报晓的声音,表达对远方的情人难以忘怀的思念。 最后的两句“暂作行云,暂为行雨。阳台望极人何处”,以云行雨止的形象,表达了女子对与情人重逢的希望和失望。她在阳台上眺望远方,期盼着能再次见到情人,但情人却迟迟未归。这种失落和无奈,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深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七娘子》是南宋诗人王灼的一首词。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高宗时期(公元1127-1162年)。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历史上的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战争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时期的文人墨客,除了关注国家的命运、民间的疾苦之外,也开始反思自身的生存状态和人格追求。王灼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面对民族的灾难和社会的动荡,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作为一个士人,王灼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他在宦海中沉浮,屡遭贬谪,甚至一度远离政治中心。这使得他对于人生的酸甜苦辣有着更深的体会。这种人生际遇也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 这首《七娘子》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以表达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词中以青楼女子的哀愁为引子,通过对青楼女子生活情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个人命运的感叹。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