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死兔

标题包含
咏死兔
兔子死兰弹,持来挂竹竿。试将明镜照,何异月中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朝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宰相苏良嗣之孙,中书侍郎苏同余之子。 苏颋自幼聪颖,博览群书,擅长文辞。唐高宗时,举进士,累官至监察御史。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一首描绘兔子的古诗。译文如下: 兔子已死在兰花丛中,拿着它挂在竹竿上。试着用明亮的镜子照看,这与在月光下看到的有何不同。
去完善
释义
1. 兰弹:指高射炮或其他射击武器。这里指用来猎杀兔子的武器。 2. 竹竿:这里指晾晒衣服或物品的竹竿。 3. 明镜:明亮的镜子,这里指用镜子观察兔子。 4. 何异:有什么不同,这里表示月亮与镜子中的兔子相似。 5. 月中看:在月亮中看到,这里表示镜子中的兔子如同月亮中的玉兔一般。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诗人以一只死去的兔子为题,表达了对生命消逝的哀伤和感慨。“兔子死兰弹”一句形象地描述了兔子中弹身亡的情景,表现出生命的脆弱和无常。接下来的两句诗则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逝去的惋惜之情:将死去的兔子挂在竹竿上,如同明月照耀下的一具尸体,显得格外悲凉。最后两句诗更进一步,通过对明镜的反射现象的观察,诗人联想到月亮,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展示了诗人对生死哲理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死兔》是唐朝诗人苏颋的一首寓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玄宗时期(712-756年)。在苏颋所处的时代,国家繁荣昌盛,文化蓬勃发展,诗歌创作尤为活跃。苏颋作为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曾任宰相一职,深受皇帝信任。他的诗歌创作题材广泛,既有歌颂皇家盛世的作品,也有讽喻社会现象的诗篇。 在创作《咏死兔》时,苏颋正值中年,政治生涯稳定,文学成就斐然。然而,他并未满足于现状,仍然关注民生疾苦和社会问题。这首《咏死兔》以死兔为引子,借物寓意,讽刺了当时一些官员的腐朽和堕落,提醒人们在享受太平盛世的同时,不要忘记国家的兴亡在于民心。 同时期,唐朝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但在此背景下,也有一些官员贪图享乐,腐败之风逐渐蔓延。苏颋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通过这首《咏死兔》表达了他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