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花
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
年年后土祠,独比琼瑶贵。
中含散水芳,外团蝴蝶戏。
酴醾不见香,芍药惭多媚。
扶踈翠盖圆,散乱真珠缀。
不从众格繁,自守幽姿粹。
尝闻好事家,欲移京毂地。
既违孤洁情,终误栽培意。
洛阳红牡丹,适时名转异。
新荣托旧枝,万状呈妖丽。
天工借颜色,深淡随人智。
三春爱赏时,车马喧如市。
草木禀赋殊,得失岂轻议。
我来首见花,对花聊自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扬州有一株花,全国各地没有相同的品种。
每年都在后土祠开放,它像琼瑶一样珍贵。
花朵中间散发着芬芳,周围有蝴蝶在嬉戏。
酴醾花虽然不香,但芍药却显得分外娇媚。
叶子宽大翠绿,花朵零散如同珍珠点缀。
她不追求大众的花型繁多,独自坚守着淡雅的姿态。
听说有人想把她移植到京城,
但这违背了她独立清高的性格,最终也会辜负栽培者的用心。
洛阳的红牡丹,随着季节的改变名声也有所改变。
新的花朵依托老枝生长,展现出各种妖娆的姿态。
大自然赋予她不同的色彩,深浅由人们的智慧来决定。
春天的最佳赏花时节,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热闹得像集市一般。
花草树木各有其独特的天赋,我们不应轻易评论它们的得失。
我第一次看到这朵花,对着花儿独自陶醉。
去完善
释义
1. 维扬:古扬州治所,即今江苏扬州市。
2. 年年:每年。
3. 后土祠:后土神庙。
4. 独比:独自比较。
5. 琼瑶:美玉。
6. 中含:花朵中心含有。
7. 散水芳:散发的水中芬芳。
8. 外团:外表团簇。
9. 蝴蝶戏:蝴蝶嬉戏。
10. 酴醾:一种花卉,香味浓郁。
11. 芍药:一种花卉,姿态妖娆。
12. 扶踈:枝叶扶疏。
13. 翠盖:绿色的花萼。
14. 真珠缀:珍珠般的花蕾。
15. 不从众:不随大流。
16. 格繁:繁多格调。
17. 幽姿粹:清幽的姿态。
18. 好事家:喜欢养植花卉的人家。
19. 京毂地:京城附近地区。
20. 孤洁情:高洁的品性。
21. 栽培意:培养花木的心意。
22. 洛阳红牡丹:洛阳盛产的红牡丹。
23. 适时:合乎季节。
24. 名转异:名声发生变化。
25. 新荣:新的繁荣。
26. 托旧枝:依托于旧有的枝条。
27. 万状:万种形态。
28. 妖丽:妖娆美丽。
29. 天工:自然的鬼斧神工。
30. 深淡:深浅。
31.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
32. 爱赏时:喜欢观赏的时候。
33. 车马喧如市:车马喧闹如同集市。
34. 禀赋殊:天赋不同。
35. 得失:得到和失去。
36. 首见:第一次见到。
去完善
赏析
《琼花》是宋代韩琦的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琼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其独特品质和品性的赞美。
首联“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以维扬(扬州)的一株花起兴,强调其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地位。“年年后土祠,独比琼瑶贵”,则进一步突显了琼花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接下来的三联,分别描写琼花的花朵、绿叶和形态。“中含散水芳,外团蝴蝶戏。酴醾不见香,芍药惭多媚”,描述琼花花香淡雅,花瓣如同蝴蝶翻飞;“扶踈翠盖圆,散乱真珠缀。不从众格繁,自守幽姿粹”,言其绿叶茂密,花朵松散而璀璨,别具一格,保持纯净姿态。
“尝闻好事家,欲移京毂地。既违孤洁情,终误栽培意”,诗人由琼花的特质联想到世俗的纷扰,道出有些热衷于追求名利的人想移栽琼花至其他地方,这违背了琼花的纯洁性情,也无法满足其生长的需求。
尾联“洛阳红牡丹,适时名转异。新荣托旧枝,万状呈妖丽。天工借颜色,深淡随人智。三春爱赏时,车马喧如市”,则转向描绘洛阳的红牡丹,虽品种繁多,但依赖琼花的枝条生长,绚烂夺目。此联传达了自然与人文的关系,同时表现出诗人对各种花卉的共同欣赏。
整首诗通过琼花的描绘,赞美其高雅的品质,表达出诗人的隐逸思想和对脱俗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韩琦的这首《琼花》是在北宋仁宗皇祐年间创作的。当时,他在江南担任安抚使,负责治理扬州地区。在这段时间里,他领略了扬州的繁华风光,对当地的名胜古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琼花。琼花是扬州市的市花,被誉为“花中之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皇祐年间,韩琦的政治生涯正值巅峰。他曾担任枢密使、尚书左仆射等要职,参与朝政决策,对国家大事有着重要影响。然而,他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边境战争、国内政治斗争等。这些经历使他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也更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
北宋时期,扬州地区经济繁荣,文化兴盛。这里汇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商贾和文人墨客,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琼花作为扬州的象征,吸引了无数文人雅士为之吟咏歌赋。韩琦在这首《琼花》中,通过对琼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政治抱负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