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塔
八十四级山头石,五百余年地藏坟。
风撼塔铃天半语,众人都向梦中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84级山头的巨石上,有500多年的古墓。
风吹动古塔上的风铃,仿佛在天际诉说着什么,大家都好像在梦里听到了这个声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八十四级:指的是地藏塔的台阶数目。
2. 山头石:指地藏塔位于山顶之上。
3. 五百年:是虚数,表示年代久远。
4. 地藏坟:指供奉地藏菩萨的墓地。
5. 风撼塔铃:形容风吹过塔上的铃铛发出声响。
6. 天半语:形容声音响彻云霄。
7. 众人都向梦中闻:描述人们被铃声吸引,仿佛在梦境中听到一般。
去完善
赏析
《地藏塔》是陈岩的一首描绘古塔和古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山头的“八十四级”的石头和“五百余年”的古坟的描写,展现了古塔的雄伟和历史积淀。诗人又以风声撼动塔铃,犹如在天空中说话的形象比喻,表现出古塔的庄严与神秘,并借众人听闻声音如在梦中的情景,传达出古塔历史的厚重感。这首诗语言生动,构思巧妙,富有哲理,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古老的氛围之中,感受到了古塔的神圣与庄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地藏塔》是南宋诗人陈岩所作的一首描写地麓寺地藏菩萨的诗歌。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如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陈岩的生平以及他创作这首诗的时间。陈岩(1143-1226年),字清叔,号石门,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年),卒于宋宁宗嘉定二十五年(1226年),享年83岁。他一生经历了南宋多位皇帝的统治,包括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等。在陈岩的一生中,他曾担任多个官职,如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等,为南宋的政治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我们要了解陈岩创作这首诗歌的时间。根据史书记载,陈岩在晚年时期,因年老体弱,辞去了礼部尚书的职务,退居故里,专心从事文学创作。他在这一时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其中包括《地藏塔》。这首诗歌是陈岩为纪念地麓寺地藏菩萨而作,表达了诗人对地藏菩萨的敬仰之情。
最后,我们要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在南宋时期,佛教在中国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许多文人墨客都受到了佛教思想的熏陶,将佛教视为一种精神寄托。陈岩作为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自然也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晚年时期,通过对地藏菩萨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