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阳地寒梅开甚晚上元后始见疏花一夕春雪晓
千林一夜散琼瑰,莫诮亭前春后梅。
未入纷纷红紫队,不忍国是雪中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千株梅花一夜之间绽放如珠玉,不要责怪它在春天之后的亭前开放。不愿加入万紫千红的队伍,只是因为不愿在这寒冷的国度中开花。
去完善
释义
1. 池阳:古县名,位于今中国安徽省贵池市。
2. 地寒:指地势寒冷的气候。
3.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
4. 琼瑰:比喻雪花,这里用来形容梅花盛开的美景。
5. 诮:责备。
6. 莫诮:不要责怪。
7. 春后梅:春天的梅花。
8. 纷纷红紫队:形容五彩斑斓的花朵争相盛开的景象。
9. 不忍:不愿看到。
10. 国是:国家的政事。
去完善
赏析
《池阳地寒梅开甚晚上元后始见疏花一夕春雪晓》是南宋诗人陈文蔚的一首咏梅诗。这首诗通过对梅花开放环境的描绘,展现了梅花坚韧不屈的品质和作者对梅花所代表的道德精神的高度赞扬。
“千林一夜散琼瑰”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开放的景象。这里的“千林”指的是众多树木,而“琼瑰”则是指梅花的花朵。诗人用“一夜散琼瑰”来形容梅花在夜间悄然开放的情景,强调了梅花的无声无息和自然之美。
“莫诮亭前春后梅”一句,是对那些质疑梅花开放时间的人们的回应。这里的“诮”是责怪的意思,“春后梅”则是指春天过后才开放的梅花。诗人认为,梅花虽然比春天的其他花卉晚开,但这并不能成为人们责怪它的理由,因为梅花有自己的生长规律。
“未入纷纷红紫队”一句,表达了梅花不与春天其他花卉争艳的品格。这里的“红紫队”是指春天里盛开的各种花卉,而“未入”则表明梅花不愿意与这些花卉竞争,宁愿独自绽放。
“不忍国是雪中开”一句,是对梅花坚强品质的赞美。这里的“国是”指的是国家的命运,而“雪中开”则是指梅花在寒冷的冬天开放。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自己对梅花能够在严寒中绽放的钦佩之情,同时也揭示了梅花所代表的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本诗名为《池阳地寒梅开甚晚上元后始见疏花一夕春雪晓》,作者是南宋诗人陈文蔚。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2世纪至13世纪初。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国力衰微。
在这个时期,作者陈文蔚的人生际遇也是颇富波折。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因直言敢谏,触怒了权臣贾似道,被贬谪。在官场失意的同时,他的家庭生活也不幸,妻子病逝,家道中落。这使得他在诗中流露出深沉的哀愁和忧郁。
从时代背景来看,当时的社会风气以理学为主流,士人们强调道德修养,关注社会民生。然而,在现实环境中,却存在着许多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这也使得许多知识分子感到无奈和痛苦。在这种背景下,陈诗人的作品中体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批判。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