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长夜吟

标题包含
长夜吟
南邻灯火冷,三起愁夜永。 北邻歌未终,已惊初日红。 不知昼夜谁主管,一种春宵有长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南方邻居家的灯火显得清冷,让人三次起身忧愁夜长。 北方邻居家的歌声还未结束,就已经惊讶地发现初升的太阳已经通红。 不知道是谁在掌管着昼夜交替,这春天的夜晚竟然有长有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许彦国: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公序,号养浩居士。 2. 南邻:指作者南方的邻居。 3. 三起:多次起床。 4. 愁夜永:因夜晚漫长而发愁。 5. 北邻:指作者北方的邻居。 6. 歌未终:歌曲还没有唱完。 7. 已惊:已经惊讶于。 8. 初日红:太阳刚刚升起时的红色。 9. 不知昼夜谁主管:不知道是白天还是黑夜是由谁来主宰的。 10. 一种:同样的一种。 11. 春宵:春天的夜晚。 12. 有长短:有时长有时短。
去完善
赏析
《长夜吟》是许彦国的一首描绘长夜和歌声的诗。诗人以对比的手法描述了南邻的灯火和北邻的歌声,表现出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和对生活的热情。首句“南邻灯火冷,三起愁夜永”中,诗人通过描述南邻的灯火暗淡,表达了夜晚的漫长和自己的孤独之感。接着在“北邻歌未终,已惊初日红”中,诗人又描绘了北邻欢快的歌声,暗示了时间正在流逝,尽管歌声尚未结束,但晨曦已经到来,突出了时间的无情。 最后两句“不知昼夜谁主管,一种春宵有长短”中,诗人提出了一个疑问:日夜交替究竟是谁在管理?为何同样的春宵时光却有着不同的感受?这既是诗人的疑惑,也是读者对于生活感悟的思考。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出人们在面对时间和生活的无常时,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珍惜当下,让每一天都充满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长夜吟》是明朝诗人许彦国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生疾苦。许彦国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深感时代的痛苦,用他的诗才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在许彦国创作这首《长夜吟》的时期,明朝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北方游牧民族入侵,内部政治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彦国生活在一个战乱频仍、民生维艰的时代。他曾在官场任职,目睹了官僚的腐化堕落和人民生活的艰辛。这使得他对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充满了忧虑和担忧。 与此同时,明朝末年的文学界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一方面,儒家传统文学继续发展,另一方面,民间文学和新兴的戏曲、小说等表现形式也在兴起。许彦国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努力将个人的感受和对社会的思考融入到诗歌创作中,希望通过诗歌唤起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