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赠岑郎中

标题包含
赠岑郎中
童年未解读书时,诵得郎中数首诗。四海烟尘犹隔阔, 天下无人鉴诗句,不寻诗伯重寻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戎昱,字不详,唐朝时期著名诗人。他的生卒年、籍贯等具体信息均已失传,但据史书记载,他生活在唐玄宗至德宗年间(756-805),主要活动在长安一带。 戎昱擅长五言诗,以描绘边塞风光和表现戍边将士的生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小时候还不懂得读书的意义,却能背诵医生的几首诗歌。世界的纷争仍遥远未知, 没有人能真正欣赏和理解这些诗篇,只能去寻找那些懂诗的人一同探讨。
去完善
释义
《赠岑郎中》戎昱 注释: 1. 岑郎中:指唐朝文人岑参。 2. 童年未解读书时:描述作者自己小时候还未开始读书学习的时候。 3. 四海烟尘犹隔阔:指当时的社会环境充满战乱与纷争。 4. 天下无人鉴诗句:表示在当时的环境下,很少有人能真正欣赏和理解诗歌的艺术价值。 5. 不寻诗伯重寻谁:诗伯,指的是在诗歌创作上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的人,这里用来尊称岑参。此句意为在没有人赏识诗歌的情况下,只能寻找像岑参这样有才华的诗人来探讨诗歌。
去完善
赏析
《赠岑郎中》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戎昱对童年的回忆以及对岑郎中的敬佩之情。首句“童年未解读书时”表达了诗人儿时的纯真和稚气,那时还不懂诗词的魅力,却能背诵岑郎中的佳作。次句“诵得郎中数首诗”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对岑郎中诗歌的热爱与赞赏。 接下来两句“四海烟尘犹隔阔,天下无人鉴诗句”则抒发了诗人感叹自己的才华得不到世人认可,正如战火纷飞下的四海离散,一片迷茫。这种寂寥的心境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最后一句“不寻诗伯重寻谁”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寻找知音的愿望,希望能与有才情的人共同探讨诗歌的奥秘。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诗歌艺术的热情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岑郎中》是唐代诗人戎昱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745年至806年之间,即唐玄宗天宝年间至德宗贞元年间。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 在戎昱的一生中,他曾多次赴京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曾任闲职,生活较为清苦。在这段时期,他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交往密切,其中包括岑参等文人墨客。这首诗就是他在这一时期写给岑郎中的。 从时代背景来看,此时的唐朝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安史之乱后,逐渐恢复元气。文人墨客们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他们的作品也更多地反映了这些内容。戎昱作为这个时期的诗人,他的诗歌同样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在这首《赠岑郎中》中,他以诚挚的情感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传达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对国家民族的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