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读李邕碑

标题包含
读李邕碑
荒榛日莫倚筇时,叹息危亭北海碑。 后辈但知尊字画,当年不得戍边垂。 岂关贝锦能成祸,祇恐干将不自奇。 杜老惜才千古意,如今谁咏六公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栻(1133年-1203年),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 张栻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张浚...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荒芜的日子里,我依靠着手杖,站在高高的亭子里,不禁叹息着那块刻有北海碑的古石。后人只知道尊重那些字迹,却无法了解到那些字迹背后的人无法去边疆保卫国家的遗憾。这并不是因为贝锦能够带来祸端,只是担心那些宝剑本身无法展现出自己的奇特之处。杜甫珍惜每一个有才之人,这份心意流传千古,但是如今的我们,又有谁会吟诵这些古人的辞章呢?
去完善
释义
【荒榛】指丛生的草木。 【日莫】即日落之时,傍晚时分。 【筇】一种竹子,可用于制作手杖。 【叹息危亭北海碑】比喻对贤能之士的惋惜与怀念。 【后辈】后代之人。 【尊字画】称赞其书法之精湛。 【戍边垂】前往边疆戍守。 【贝锦】指华丽的装饰。 【干将】宝剑名,此处指才干出众的人才。 【自奇】自认为出奇制胜。 【杜老惜才千古意】引自杜甫《不见》:“世人皆曰作者痴,君其独未闻耳!” 【六公辞】相传有六个地方官士绅为李邕树立的石碑颂扬其功绩。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怀古诗的诗词。诗人通过对李邕碑的观赏,引发了对于历史的感慨和深思。诗中的“荒榛”、“叹息”等词汇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以及对他们生不逢时的哀痛。同时,作者也提出了对后辈的理解,认为他们只知道尊重前人的书画成就,却忽略了其背后的戍边壮志。最后两句则借杜甫的惜才之意,表达了对当今社会缺乏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的惋惜。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沉的历史观和对人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怀古诗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