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分绣阁夜作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分绣阁夜作二首 其二
识字始多忧,悟理良自苦。 少小习句读,岂解工训诂。 一从入老大,甚觉悔雕组。 人生各用命,何乃太知古。 典谟必皋契,诗句须李杜。 生居诸公后,已觉万事忤。 勤妇少完袄,惰农甘莽卤。 八卦不可推,天意眇如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高似孙(1089年-1157年),字敏仲,号疏寮,浙江会稽人。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他生于北宋末年,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年轻时曾游学四方,与陆游、杨万里等文人墨客交游甚广。后来,他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识字:学习文字;这里指开始学习诗文。 2. 良自苦:感觉很有压力。良,副词,表示肯定或者强调。 3. 句读:文章中词句的停顿处。 4. 工训诂:擅长于研究解释古代文献中词语的意义。 5. 入老大:年纪变大,进入老年。 6. 悔雕组:后悔过去过于追求细致。雕组,精心描绘组织。 7. 典谟:《尚书》中的两部分,记载了古代统治者的言行。 8. 皋契:皋陶和契,两人都是舜时的贤臣。 9. 李杜:李白和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10. 诸公:诸位文人墨客。 11. 万事忤:诸事不顺。忤,违背。 12. 勤妇:勤奋的妇女。 13. 惰农:懒惰的农民。 14. 甘莽卤:甘愿过着粗俗的生活。 15. 八卦: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 16. 天意眇如许:天命难测,渺茫不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高似孙在《分绣阁夜作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人以自省和反思为主题,抒发对于学识、命运及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高似孙提到随着知识的增长,忧虑和痛苦也会增加,这表现出他对知识追求的矛盾心理。接着诗人回忆年少时的学习经历,虽然勤学不倦,但对诗词的理解始终有限。年龄稍长后,他越发觉得自己过去的努力有些许遗憾。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选择的后悔情绪。然后,他通过提问指出,每个人的命运不同,并不能完全按照古人的标准去要求自己。诗歌表达了他对古人标准的质疑,这是他对传统的反叛与超越。 接下来,高似孙强调经典文章的优美需要皋契等伟大作家来体现,而诗的精髓则需要李杜这样的诗坛泰斗来展现。诗人坦诚地承认自己在这些先贤之后出生,这使得诸事都变得困难重重。此时,诗人将“勤妇少完袄,惰农甘莽卤”这句与典故相联系,意味着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即使勤奋也无法保证事事如意。这表明了作者对于命运的无力感以及对于自身命运的感慨。同时,他提出“八卦不可推,天意眇如许”,进一步表达了无法把握命运的无奈之情。整首诗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哲学思考和探索精神,让人在领略其诗情画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分绣阁夜作二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高似孙在庆元元年(1195年)创作的一首诗。此时的高似孙在官场浮沉多年,逐渐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和人情的冷暖。这首诗反映了他在这个时期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在这个时代,南宋朝廷的腐败和无能日益严重,民众疾苦和社会矛盾不断激化。高似孙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士人,对国家的现状深感忧虑。他试图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现实的关切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展示了他个人在面对困境时所表现出的坚韧和勇气。 在这首诗中,高似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夜时分分的绣阁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的不满。他以“月明”、“露冷”、“风声”等意象,展现了夜晚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惆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