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雪
携诗来做台州雪,台州雪好无人说。
一峰玉削昆仑柱,一天冰夹蓬莱阙。
大江不动纲罟冻,众壑皆声松竹折。
村无人行太清净,树无鸟棲俱峭绝,
丹天仙君谒帝回,赤脚泠泠踏寒月。
不管飞残水帝魂,从头尽笑春风拙。
绿华之女霓衣,从以主管进太阴妃。
法曲导引青鸾飞,仙人仙人胡不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带上诗篇来描绘台州的雪景,台州的雪景如此美丽却无人述说。
一座山峰像玉石雕琢的昆仑山脉一样壮观,一片天空如冰雪覆盖的蓬莱仙境一般美丽。
大江安静得仿佛冻结了,所有的山谷都被松树和竹子折断的声音填满。
村庄里没有人行走显得格外宁静,树木上没有鸟儿栖息显得更加陡峭。
天上的神仙拜见天帝回来,光着脚丫子在寒冷的月光下漫步。
根本不理会那流水与落叶的灵魂,从头开始嘲笑春天的笨拙。
仙女绿华身着霓裳羽衣,带领一群仙子走进夜色中。
优美的曲子引导着青鸾飞翔,仙人啊仙人,为何你不归来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台州:今浙江临海市。
2. 昆仑柱:指极高的山峰,这里形容雪中的山脉。
3. 蓬莱阙: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境。
4. 纲罟:鱼网,这里指捕鱼活动。
5. 壑:山谷。
6. 太清净:非常清静。
7. 峭绝:陡峭险峻。
8. 丹天:天空。
9. 谒帝回:朝见皇帝回来。
10. 赤脚泠泠:形容仙人的形象。
11. 飞残水帝魂:可能指皇帝的魂魄在水边飘荡。
12. 春风拙:指春天来了,万物苏醒,但冰雪仍未消融。
13. 绿华:仙女的名字。
14. 太阴妃:即月神嫦娥。
15. 法曲导引青鸾飞:音乐响起,引导青鸾起飞。
去完善
赏析
《中山雪》是南宋诗人高似孙的一首描绘雪景的诗篇。诗中,作者通过对台州地区雪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大自然壮观的景象和美丽的景色。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
首先,作者以“携诗来做台州雪,台州雪好无人说”开篇,表达了他对台州雪景的喜爱之情。接下来,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塑造了“一峰玉削昆仑柱,一天冰夹蓬莱阙”的画面,展现了雪山雄伟壮观的景象。紧接着,诗人又以“大江不动纲罟冻,众壑皆声松竹折”描述了大江冻结、山谷中的松竹被压弯的场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在描绘完雪景之后,诗人又以“村无人行太清净,树无鸟棲俱峭绝”表现出了村庄宁静祥和的氛围,与之前的壮观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读者呈现出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画。最后,诗人通过描绘“丹天仙君谒帝回,赤脚泠泠踏寒月”的画面,赋予了这场雪景神秘的色彩,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总的来说,《中山雪》以其独特的手法和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洞察力,展现了台州雪景的美丽和壮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中山雪》是南宋诗人高似孙创作的一首描绘雪景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这是一个政治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但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黄金时代。
在创作这首诗时,高似孙正处于中年阶段,他的人生际遇可谓跌宕起伏。他曾担任地方官员,但因不满权臣当道而辞职归隐。在这段时间里,他以山水田园为背景,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抒发自己的情怀。
在这一时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这个时代也孕育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如陆游、辛弃疾等,他们的作品富有爱国主义情操,体现了对民族命运的关注。
高似孙在创作《中山雪》时,正值寒冬时节,中山地区大雪纷飞,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诗人以此为契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景的壮观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