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新繁周表权如诏亭
君构义方亭,人知善教成。
恩封新诰命,词合旧题名。
承袭诗庭训,辉光里闬荣。
如今彩衣养,蔼蔼振家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您建立了这座意义深远的义方亭,让人们都了解并接受良好教育得以成功。您的恩赐被封为新封诰,词语合乎旧有的题词。继承了诗歌文化的教育传统,使得家庭社区充满荣光。现在您的儿媳正在抚养孙子,家族声誉日益繁荣。
去完善
释义
1. 吴中复:南宋时文学家,字仲实,今江苏苏州人,曾任成都府路提点刑狱。
2. 赋:创作诗歌。
3. 新繁: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部的新都区。
4. 周表权:此处无法确定具体人物,可能为新繁当地的一位文人。
5. 如诏亭:根据诏书或旨意修建的亭子。
6. 君构义方亭,人知善教成:这句意思是,这个亭子的主人周表权有很好的教育才能,使得他人受益良多。
7. 恩封新诰命,词合旧题名:这句话表示,新繁周表权得到了皇帝的新任命,而他的名字也应载入史册。
8. 承袭诗庭训,辉光里闬荣: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周表权继承家庭传统,将诗歌艺术发扬光大,为邻里带来荣誉的赞美。
9. 如今彩衣养,蔼蔼振家声:现在周表权家族生活美满,子孙满堂,令家族名声日益显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诏亭”的构建和命名,表达了诗人对家族荣耀的重视和对善教的赞美。诗句中的“君构义方亭”意指建造这个亭子的人,以教导他人为使命;“人知善教成”则暗示了这个亭子的使命已经实现,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和尊重。而“恩封新诰命,词合旧题名”则在描述这个亭子的历史和渊源,表示它是因着家族的恩典而被赋予新的使命,并因此得名。接下来的“承袭诗庭训,辉光里闬荣”则表明这个亭子继承了诗歌的传统,成为了家族荣誉的象征。最后的“如今彩衣养,蔼蔼振家声”则表示,这个亭子将继续养育后代,使之成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从而发扬家族的声誉。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教育及家族荣誉的深深关注,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教育理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赋新繁周表权如诏亭》是南宋诗人吴中复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是公元11世纪至13世纪之间。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战乱频繁、民生疾苦的年代。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攻占了汴京(今河南开封),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历史进入了南宋时期。由于北方战乱频繁,许多文人士大夫南渡到了江浙一带,江南地区成为了当时文化的中心地带。
在这样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诗人吴中复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对国家和人民的苦难有着深深的同情和忧虑。他的诗歌作品中,既有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也有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这首诗就是他在南渡后,寓居浙江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