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诉衷情

标题包含
诉衷情
一钩新月淡于霜。 杨柳渐分行。 征尘厌堆襟袂,鸡唱促晨装。 淮水阔,楚山长。 暗悲伤。 重阳天气,杯酒黄花,还寄他乡。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弯新月如霜般清冷。 垂柳渐渐分出层次。 旅途灰尘沾满衣袖,鸡鸣声催促着清晨的行装。 淮河水面宽阔,楚山绵延。 内心暗自感伤。 重阳节的天气,杯中酒配菊花,寄托对远方故乡的思念。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诉衷情》:词牌名,始见于唐教坊曲。因赵崇祚选录敦煌民间词十二首,其中有一首是《鱼游春水》,末尾有“当时心动妄诉衷情”之句,故取为词牌名。 2. 一钩新月:形容初升的月亮像挂在天空中的一把钩子。 3. 淡于霜:形容月光柔和明亮,与霜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4. 杨柳渐分:指春天时柳树发芽生长,枝条变得清晰可分。 5. 征尘:指行旅在外沾染的尘土。 6. 襟袂:衣襟和袖子,此处代指衣物。 7. 鸡唱:指雄鸡报晓的声音。 8. 促:催促,敦促。 9. 晨装:早晨的装扮,此处指准备早晨出行的行装。 10. 淮水:淮河,位于中国东部,源于河南桐柏山,流经河南、安徽、江苏等省,最终汇入长江。 11. 楚山:古楚国境内的山岳,这里泛指南方的山脉。 12.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13. 杯酒黄花:指菊花酒,重阳节的传统饮品。 14. 还寄他乡:意为自己无法亲自回家过节,只能通过书信或物品寄托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游子在重阳佳节时思念故乡的心情。上阙通过“一钩新月”、“杨柳渐分”等景象,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然而,这美好的景色却无法掩盖作者内心的忧伤,因为接下来的“征尘厌堆襟袂,鸡唱促晨装”两句,透露出他即将踏上征途的无奈与惆怅。 下阙中,“淮水阔,楚山长”进一步表达了作者远离故乡的哀愁,以及对故乡的深切眷恋。最后三句,作者借重阳节的风俗,表达出对家乡亲人的怀念之情。这种情感寄托在“杯酒黄花”这一意象中,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诉衷情》是南宋词人方千里的一首经典作品,创作于南宋末年,大约是公元1246年前后。 在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金国入侵,民生疾苦。方千里作为一位爱国文人,对国家的命运忧心忡忡,对民众的苦难感同身受。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诉衷情》。 方千里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他的作品多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在他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腐败无能,军事防御能力薄弱,导致金国多次入侵,国土丧失,百姓流离失所。面对这样的现实,方千里在作品中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总的来说,《诉衷情》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末年的战乱时期,作者方千里在这个时期饱受国破家亡之苦,以词为寄托,抒发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