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霜叶飞

标题包含
霜叶飞
塞云垂地,堤烟重,燕鸿初度江表。 露荷风柳向人疏,台榭还清悄。 恨脉脉、离情怨晓。 相思魂梦银屏小。 奈倦客征衣,自遍拂尘埃,玉镜羞照。 无限静陌幽坊,追欢寻赏,未落人后先到。 少年心事转头空,况老来怀抱。 尽绿叶红英过了。 离声慵整当时调。 问丽质,从憔悴,消减腰围,似郎多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蓝天如洗,白云飘坠于地面,湖边的烟雾浓密。燕子和大雁在长江流域度过春天。荷叶上带着清晨的露珠,微风轻拂着柳树,周围的景象让人感到宁静而孤独。 内心的离别之情让人惋惜。离别的情感如同梦境般萦绕心头,让人无法忘怀。我对着镜子整理自己的衣裳,却感到十分羞涩。我曾尽情享受这繁华世界,寻找快乐和美好,然而时光荏苒,青春已逝。 我所走过的每一个安静的地方,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当年少年的梦想已经消失无踪,更何况如今的老迈心情。我看到绿叶渐渐凋落,红花逐渐枯萎。离别时的声音不再清晰,过去的旋律也不再动人。 我问自己,是否还能保持当年的美貌?憔悴的面容是否代表着曾经的激情与活力已经消退?我的腰身是否已经像他一样消瘦?
去完善
释义
1. "塞云垂地":这里"塞云"指的是边疆地区的云彩,用来表达作者所处的地理环境;"垂地"表示云层很低,形象描绘了乌云压顶的情景。 2. "堤烟重":"堤"是河边的防护工程;"烟重"指的是烟雾浓重,这里是形容江边雾气的景象。 3. "燕鸿初度江表":"燕鸿"是指大雁这种候鸟,它们通常在秋天南飞,春天北返;"江表"是指长江下游地区。这句话是说大雁初次出现在长江下游一带,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4. "露荷风柳向人疏":"露荷"是指荷叶上的露水;"风柳"是指随风摇曳的柳树;"向人疏"是形容荷叶和柳树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表现初秋时景物带给人的寂寥感觉。 5. "台榭还清悄":"台榭"是古代贵族的楼阁建筑;"清悄"指清静而寂静的环境。这是描述眼前环境中的楼阁显得十分宁静。 6. "恨脉脉、离情怨晓":"脉脉"形容饱含感情的样子;"离情怨晓"表达的是对离别之情的不满和对清晨的抱怨。 7. "相思魂梦银屏小":"银屏"是指古代的电视或电脑屏幕,这里用来比喻梦境;"小"有短小的意思,这里用来强调梦境的短暂与不真实。 8. "奈倦客征衣,自遍拂尘埃,玉镜羞照":"倦客"指旅途疲劳的人;"征衣"是行旅者的衣服;"自遍拂尘埃"是说自己亲自把衣服上的灰尘拍打干净;"玉镜"是古代用玉石制作的镜子;"羞照"是害羞照射的意思。这里是说尽管疲惫不堪,依然坚持整理仪容,但是对着镜子却感到羞愧。 9. "无限静陌幽坊,追欢寻赏,未落人后先到":"静陌"是安静的街道;"幽坊"是幽深的巷子;"追欢寻赏"是寻找欢乐和欣赏美好的事物;"未落人后先到"是指在众人之前已经找到了快乐的地方。 10. "少年心事转头空,况老来怀抱":"少年心事"是指年轻时的心境和想法;"转头空"是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年轻时的理想转眼就破灭了;"况老来怀抱"是进一步说明年老时的心情更加复杂和难以实现。 11. "尽绿叶红英过了":"绿叶红英"是指绿叶和红花;"过了"是指这些都过去了,表达了季节更替、花朵凋谢的无奈和感慨。 12. "离声慵整当时调":"离声"是指离别时的歌声;"慵整"是懒于整理的意思;"当时调"是指当时的曲调。这句话是在回忆过去离别时的场景,感叹如今无法再次唱起那时的歌曲。 13. "问丽质,从憔悴,消减腰围,似郎多少":"丽质"是指美丽的容颜;"憔悴"是形容人面容消瘦,精神不振;"消减腰围"是指身体变得瘦弱;"似郎多少"是在询问对方的消瘦程度是否与自己相似。这句话是表达对对方健康状况的关心和担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以及人物的情感。上片主要描述秋景,以“塞云垂地,堤烟重”开篇,展现了秋天的萧瑟气氛。接着通过“露荷风柳”和“台榭还清悄”的描绘,展示出秋天的寂静与冷清。然后借“恨脉脉、离情怨晓”传达了词人对离别的愁绪和无奈。下片则是抒发了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所爱之人的思念之情。最后的“离声慵整当时调”暗示了离别时的音韵已经无法唤回逝去的美好时光。全词用秋天的景象衬托人物的内心情感,使情与景相得益彰,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霜叶飞》是宋代词人方千里的一首词作,创作于公元1136年左右。在南宋时期,由于战乱频繁,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政治斗争复杂尖锐,使得文人墨客常常借词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方千里在这首《霜叶飞》中以深秋的景象作为象征,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战争的不满。他描绘了深秋时节霜叶飘零、愁云惨雾的景象,表达了对家园破败、人民流离失所的哀痛。此时的方千里,生活困苦,又加上战乱的影响,使得他的心境更加沉重。 在南宋时期,国家积贫积弱,战乱不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这样的现实,许多文人士大夫都深感忧虑,他们用自己的笔记录了这一时期的民间疾苦和社会现实。方千里的这首《霜叶飞》正是这一时期社会风貌的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