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七首·其四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南方有位美丽的女子,她的容颜像桃花李花般美丽。早上游览江北,晚上栖息在潇水和湘江的小洲边。世人对于红颜易老感到悲哀,谁会为她唱出美妙的歌曲呢?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曾经的荣光难以长久留存。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南国:指中国南方地区。
2.佳人:美人,此处指有才德的女子。
3.容华:美丽的容颜。
4.桃李:桃花和李花,这里比喻女子的美丽容貌。
5.江北岸:长江北岸的地区。
6.潇湘:湖南省境内的潇水和湘江,此处代指湖南地区。
7.沚:水中小洲,此处指江边的小岛。
8.时俗薄朱颜:时俗,世俗的观念;薄,看轻;朱颜,红润的脸色,这里指青春美貌。这句意思是,世俗观念往往看不起年轻美貌的人。
9.谁为发皓齿:谁为,谁教;发,打开;皓齿,洁白的牙齿,这里指笑。这句意思是,有谁教她敞开心扉,展现笑容呢?
10.俯仰:形容时间短暂。
11.荣耀:光荣与尊严。
12.久恃:长期依赖,长久依靠。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南国佳人的古诗,曹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这位佳人如花似玉的美丽容颜和迷人的气质。她早上在江北游玩,晚上则在湘江边的小洲上休息。尽管时光短暂,但她那美丽的容颜却如同盛开的桃李花,吸引着人们的目光。然而,在这繁华的世界中,又有谁能为她打开心扉,让她展现自己的才华呢?岁月匆匆,美好总是难以长久地停留在这个世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美人的赞美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杂诗七首·其四》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植创作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创作于公元220年前后,此时的曹植刚刚经历了哥哥曹丕篡汉自立为魏文帝的政坛巨变,身处权力核心的他开始感受到政治斗争的残酷和无常。尽管身世显赫,但曹植的内心充满了忧虑、苦闷和不甘,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在《杂诗七首·其四》中,曹植以"群燕辞归雁南翔"的暮秋景象开篇,寓意着人生的离别和无奈。接下来的诗句"念君客游思断肠"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深深怀念之情。结尾两句"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则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自己无法归乡的无奈。整首诗以婉转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忧思和哀愁,展现了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复杂心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