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邵校书楚苌

标题包含
寄邵校书楚苌
爱酒时称僻,高情自不凡。向人方白眼,违俗有青岩。 云际开三径,烟中挂一帆。相期同岁晚,闲兴与松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喜爱饮酒常常显得有些孤僻,然而高雅的情操却与众不同。对人傲慢地翻着白眼,与世俗保持着距离。在云间开辟三条小路,烟雾中挂着一只风帆。相约共度这美好的晚年,悠闲的心情与松树和杉树共鸣。
去完善
释义
《寄邵校书楚苌》陈翊 1. 爱酒时称僻:爱酒,指喜欢喝酒;时称僻,当时被认为是偏僻的爱好。 2. 高情自不凡:高情,高尚的情操;自不凡,自然不同凡响。 3. 向人方白眼:向人,面对他人;方白眼,即翻白眼,表示轻视或看不起。 4. 违俗有青岩:违俗,与世俗相悖;青岩,青山上的岩石,这里借指隐居的地方。 5. 云际开三径:云际,云端之间;三径,三条小路,这里代指自己的住处。 6. 烟中挂一帆:烟中,烟雾弥漫之中;挂一帆,扬帆起航,这里指开始新的生活。 7. 相期同岁晚:相期,相互约定;同岁晚,一起度过晚年。 8. 闲兴与松杉:闲兴,闲暇时的兴致;松杉,松树和杉树,这里借指山林景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邵校书之间的情谊和共同的志趣。首联通过“爱酒”和“高情”两个意象,展现了诗人和友人对酒的喜爱以及他们高尚的情怀。颔联通过“白眼”和“青岩”两个象征,表达了他们远离世俗、坚守本真的精神追求。颈联则通过“云际”、“三径”、“烟中”、“一帆”等画面,展现出诗人和友人在广阔天地间遨游的自由心境。尾联则以“相期同岁晚”和“闲兴与松杉”作为结尾,意味着诗人期待与友人共度晚年,共同体验山林生活的乐趣。整首诗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致紧密结合起来,使得诗篇充满了诗情画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邵校书楚苌》是唐代诗人陈翊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818年,此时唐朝正处于中期,社会相对稳定。 在这个时期,陈翊作为一位书生,虽然才华横溢,但科举之路并不顺畅。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这种遭遇使得他对当时的科举制度产生了一定的质疑和不平之感。 在诗歌创作上,陈翊受到了杜甫、李白的启发,注重诗歌的现实意义和抒情性。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唐朝的文化繁荣,文人墨客云集。科举制度的兴起使得士人阶层得以崛起,许多有才华的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如选拔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陈翊创作这首诗的背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