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登城楼作

标题包含
登城楼作
井邑白云间,严城远带山。沙墟阴欲暮,郊色淡方闲。 孤径回榕岸,层峦破枳关。寥寥分远望,暂得一开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城市坐落在白云之间,高大的城墙与远处的山脉相连。夕阳下的沙滩显得昏暗,郊外的景色在阳光下渐渐显现。 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往榕树岸边,层层叠叠的山峦穿过枳关。站在高处远远望去,心情顿时开阔,笑容也随之绽放。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井邑:即城市。在古代,井是水源的标志,人们聚居在水源附近形成村落,称为井邑。 2. 严城:坚固的城墙。这里指城市。 3. 沙墟:沙漠中的废墟。这里形容城市以外的荒凉地带。 4. 郊色:郊外的景色。 5. 孤径:孤独的小路。 6. 榕岸:长满榕树的海滨或河岸。 7. 层峦:重叠的山峦。 8. 枳关:即枳壳关,位于今重庆市江津区,是古代通往贵州的重要关口。 9. 寥寥:稀少、空旷的样子。 10. 开颜:露出笑容。
去完善
赏析
《登城楼作》是唐代诗人陈翊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远方世界的探索欲望。 诗的开篇,“井邑白云间”,描述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接下来的两句“严城远带山,沙墟阴欲暮”,则描绘了远方的城墙与群山相接,沙漠上的村落即将被阴影笼罩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在“郊色淡方闲”一句中,诗人通过写郊外的景色来表现他内心的平静。这句诗的意境淡雅而宁静,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接下来,“孤径回榕岸,层峦破枳关”,诗人用这两句描绘了小路、河流、山峦等自然景观,以及这些景观所形成的曲折迂回的美景。这种描绘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自然界的美丽与鬼斧神工。 最后两句“寥寥分远望,暂得一开颜”,则是诗人抒发自己的心情。虽然眺望远方时心中有些惆怅,但在这美丽的风景前,作者还是暂时忘却了烦恼,露出了一丝微笑。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了一个高潮,使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城楼作》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翊的作品,具体创作年代不详。在唐朝时期,登临之作非常流行,许多文人都喜欢在登高时抒发情怀。这首《登城楼作》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陈翊生活在唐玄宗和唐德宗年间,当时社会相对繁荣,但他的人生际遇却并不如意。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因此一直郁郁不得志。这种心情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体现。 在唐玄宗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然而到了唐德宗时期,社会开始出现动荡,战乱频繁。陈翊所在的这个时代,一方面有着盛世的繁华景象,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战乱的威胁。这种时代背景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