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
水底晃微霞,孤村古路叉。
稻簷排冻雀,牛背落昏鸦。
行客犹贪路,归帆未到家。
交游书札断,寂寞过天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水面下映着微弱的红霞,孤单的村子连接着古老的道路。
麻雀在屋檐下的冰柱旁排列取暖,黄昏的乌鸦落在牛的背上。
旅途中的人仍然在寻找前行的方向,而回家的小船还没有到达目的地。
朋友的信件已经断绝,独自忍受寂静走过漫长的旅程。
去完善
释义
"日暮":日落时,表示时间。
"庞谦孺":诗人的名字,在宋朝时期为著名的文人。
"水底晃微霞":水底映射出微弱的晚霞光辉。
"孤村":孤独的小村庄,代表诗人所在的地方。
"古路叉":古代的道路交错,表示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复杂。
"稻簷":农家的屋檐,这里指代农村生活景象。
"排冻雀":一群受冻的麻雀在屋檐下寻找庇护所。
"牛背":农家的牛背上,借指农村的景色。
"落昏鸦":形容傍晚时分乌鸦归巢的景象。
"行客":在外漂泊的人,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
"犹贪路":仍在旅途中,表示还没找到归宿。
"归帆":返程的船帆,象征离家归乡之意。
"交游书札断":与亲朋好友的书信往来断绝,表现了诗人孤独的处境。
"寂寞过天涯":独自一人在天涯海角度过寂寞的时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日暮》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独的乡村画卷,展现了作者庞谦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句中,水底微霞、孤村古路、冻雀、昏鸦等形象鲜明,寓意深刻。
首联“水底晃微霞,孤村古路叉”描述了在水底的倒影中闪烁着微弱的光霞,孤零零的小村庄与古老的岔路交错。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水面的波光粼粼,还表现了诗人身处其中的孤独感。
颔联“稻簷排冻雀,牛背落昏鸦”写的是在寒冬里,屋檐下的麻雀排列着取暖,黄昏时分,乌鸦落在牛的背上。这两句通过描绘冻雀和昏鸦的形象,衬托出日暮时分的寒冷氛围。
颈联“行客犹贪路,归帆未到家”讲述了行人和归帆的情状。虽然旅客仍在道路上奔波,但回家的帆船还未靠岸。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尾联“交游书札断,寂寞过天涯”则传达出诗人在遥远的旅途中感受到的孤独。他失去了与朋友的联系,只能独自度过漫长的旅程。这种寂寞的心境在日暮时分显得更加浓烈。
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冬日傍晚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的孤独心境。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人生旅途中的艰辛与无奈,以及对友情的渴望。这首诗读来令人深思,也体现出庞谦孺作为一名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体验和心灵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日暮》是明代诗人庞谦孺的一首描绘黄昏景象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明朝末期,此时的庞谦孺正处于中年阶段。在明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庞谦孺作为一位关心民间疾苦的文人,他的诗作往往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这首诗中,他以日暮为背景,通过描绘黄昏的景象,表达了人生苦短、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苍凉现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