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静静地躺在孤独的村庄里,我并不感到悲哀,我仍然渴望为国家守卫疆土。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风雨吹打的声音,我不禁想起那穿着盔甲的战马和冰冷河流上的英勇战斗。

去完善
释义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僵卧:身体僵硬地躺在床上。僵:僵硬。卧:躺下。
孤村:孤独的小村庄。
自哀:自我悲伤。
尚思:仍然考虑。尚:还,仍然。思:思考,考虑。
为国:为了国家。为:为了。国:国家。
戍轮台:守卫边疆。戍:守卫。轮台:古代边防地区的一种驿站。
夜阑:夜深。阑:将尽,快要结束。
卧听:躺着听。卧:躺下。听:听,听到。
风吹雨:刮风和下雨的声音。风:刮风。吹:吹动,刮起。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铁:铁制的,披铁甲的。马:战马。
冰河:冰雪覆盖的河流。冰:冰雪。河:河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苍凉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仍心怀壮志,为国家的安危忧心如焚的精神风貌。首句“僵卧孤村不自哀”中的“僵卧”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境况;而“孤村”则暗示了他的孤独与无助。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自哀之中,他紧接着写道:“尚思为国戍轮台。”这表明了诗人的崇高抱负和坚定的信念。
第二句“夜阑卧听风吹雨”进一步渲染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艰苦。在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而正是这个特殊的时刻,“铁马冰河入梦来”,使诗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这句诗寓意着诗人虽已年迈,却仍希望驰骋疆场,为国家建功立业。
整首诗寓情于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操和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是宋代著名诗人陆游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创作于公元1192年。这首诗描绘了风雨交加的夜晚,诗人激情满怀、雄心壮志的情景,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操。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期,陆游已经58岁,经历了南宋朝廷的腐败和金兵南侵的动荡,目睹了民众疾苦和国家危亡的现实。他曾在抗击金兵的战斗中屡建战功,但被权臣排挤,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此时,陆游正闲居于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农村,虽已年迈,却仍关心国家大事,渴望重新奔赴抗金战场,实现恢复中原的理想。
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民族矛盾尖锐、国家危机四伏的历史阶段。金兵多次南侵,占领了北宋的汴京(今河南开封)以及许多城池,将战线推进到长江沿岸。面对这种严峻的局势,南宋朝廷却腐朽无能,不思抵抗,反而对主张抗战的文武大臣进行残酷镇压。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陆游深感忧虑和愤怒,他以诗歌作为武器,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社会黑暗,激励人们奋起抵抗外敌侵略,为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生存而斗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