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与岑霍山北海夜泊时有下园探梅之行

标题包含
与岑霍山北海夜泊时有下园探梅之行
一棹维江上,严寒逼缊袍。虫声随岸尽,月色付潮高。白发心犹壮,青山兴尚豪。梅花冰雪质,恐亦爱吾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何绛,字叔清,号东廓,明朝时期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何景明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对何绛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何绛在文学、史学、哲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一艘小船上,我在江边静静停泊。刺骨的寒冷让我不禁裹紧了棉衣。岸边渐渐响起了虫鸣,月亮渐渐升高,洒在江面上的月光与潮水相互映衬。虽然我已经满头白发,但我的心依然充满活力;这青葱的江山,依然能激起我的豪情壮志。我想,那有着冰清玉洁品质的梅花,可能也会喜欢我们这群人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岑霍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2. 北海:指广西北海市。 3. 下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4. 维:在。 5. 缊袍:用乱麻做的古代贫者所穿的袍子,这里比喻艰苦的环境。 6. 虫声:指蟋蟀等昆虫的叫声。 7. 白发心犹壮:形容年老的诗人依然拥有雄心壮志。 8. 青山兴尚豪:表示对青山的兴致依然豪情满怀。 9. 冰雪质:形容梅花的品质纯洁如冰雪。 10. 恐亦爱吾曹:恐怕连梅花也喜欢我们这些人吧。“吾曹”即我们这些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清幽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岑霍山北海夜泊时的所见所感。开篇两句“一棹维江上,严寒逼缊袍”便勾勒出了寒冷月夜下的江面景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心。接下来的“虫声随岸尽,月色付潮高”则是诗人在寂静的夜晚,聆听着江水拍岸的声音,感受着月亮的清辉洒向海面,内心充满了宁静与孤独。 紧接着的两句“白发心犹壮,青山兴尚豪”展现了诗人虽然年纪已大,但内心依然充满着豪情壮志,对山川的热爱之情不减当年。而最后两句“梅花冰雪质,恐亦爱吾曹”则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认为梅花那坚韧的品质,如同冰雪中的仙子一般,也许也会喜欢他们这群志同道合的人。 整首诗既有写景,又有抒怀,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与岑霍山北海夜泊时有下园探梅之行》是何绛的一首咏史诗,据学者考证,这首诗大致创作于明朝嘉靖至万历年间(1522-1620年)。 在这一时期,诗人的生活经历颇为丰富,他曾随宦游历四方,深入了解了民间疾苦。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民生多艰的关切,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这一时期,明朝社会矛盾激化,朝廷内部党争激烈,百姓生活困苦。然而,诗人却在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中,展现出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也反映了诗人渴望变革现实、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 在《与岑霍山北海夜泊时有下园探梅之行》这首诗中,何绛描绘了冬日里,他与友人岑霍山共同夜泊北海的情景。此时,正是梅花盛开的时节,他们在月光下欣赏着美丽的梅花,心中涌动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