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梅花五绝 其四

标题包含
梅花五绝 其四
风味酸寒冰齿牙,谁知烟雨送诗家。 删前不是无题品,未有文章说到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一夔,字时举,号古愚,明朝人,生卒年不详。他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学者,以博学多才、品行高洁而著称。 方一夔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厚的造诣。他的学问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份酸甜的冰品令人回味无穷,恰如烟雨般神秘的诗人在向世人传递诗意。在品尝之前,尚未了解它的品质;这就像美好的文章赞美着四季的花朵,只有细心品味才能领悟其中之美。
去完善
释义
1. 风味酸寒冰齿牙:此句写梅花的特性,突出梅花的寒酸味道和冰冷质感。风味,指梅花的香气;酸寒,表示梅花的寒酸味;冰齿牙,形容梅花摸起来冷冰冰的感觉。 2. 谁知烟雨送诗家:这句表明了诗人创作的环境氛围,即在朦胧的烟雨之中赏梅咏诗。烟雨,指迷蒙细雨;诗家,指诗人自己或诗人同行。 3. 删前不是无题品:这句在表达梅花虽然被删落,但它的品质依然存在,体现了梅花的坚韧和高洁。删前,意为“被砍掉之前”;题品,此处指梅花的品质和特色。 4. 未有文章说到花:这句意味着梅花虽然存在,但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赞美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誉和对其没有得到充分关注的不平。文章,此处指文学作品;说,讲述、描写之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梅花五绝 其四》通过描绘梅花的滋味、烟雨中传递的诗情以及未受到关注的梅花形象,表现出了作者对方一夔对于梅花的独特理解和深厚的诗词功底。 首句“风味酸寒冰齿牙”,作者用味觉来形容梅花的韵味,展现出梅花的清冷和高洁。酸寒的滋味既表现了梅花的本质特点,又让人联想到严寒的季节和梅花盛开的情景。同时,“冰齿牙”一词巧妙地传达了寒冷的感觉,使人们对梅花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二句“谁知烟雨送诗家”,暗示了梅花在烟雨蒙蒙中的姿态和美感。诗人以“谁”提问,强调出无人领略到梅花的诗意之美,表达了作者对此的遗憾之情。这一句将梅花的自然形态与诗人的情感相结合,突出了梅花作为诗歌主题的独特魅力。 第三句“删前不是无题品”,意味着梅花虽然未能成为脍炙人口的题材,但并不意味着它没有价值。这句话传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赏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谦虚的态度。 末句“未有文章说到花”,进一步强调了梅花尚未被广泛关注和赞美的现状。诗人以反问的形式,揭示了梅花的美丽和价值尚未被充分挖掘的现实。这句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独到见解,还为人们提供了重新审视梅花的新视角。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梅花五绝 其四》是宋代诗人方一夔所作的一首咏梅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朝(960-1279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方一夔作为一位文人,生活在一个重视文学和艺术的社会氛围中。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和南宋的更迭,当时社会动荡,战争频繁。然而,梅花作为一种象征着坚韧和高洁的植物,成为了方一夔创作的主要灵感来源之一。 在宋朝,梅花被广泛种植,人们喜欢将其作为庭院装饰或用于园艺景观。此外,梅花还成为了文人们表达情感、抒发胸怀的重要载体。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方一夔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态度和人生观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