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德彬修双阳塔求颂

标题包含
德彬修双阳塔求颂
九层塔耸青霄外,七佛灵踪在上方。 山冷云寒当午夜,唯闻仙乐散天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昙华,又称法显法师,是中国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他生于公元334年,卒于公元420年,活了86岁。 释昙华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对佛学有深厚的兴趣。他在19岁时出家为僧,开始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九重宝塔耸立在云霄之外,七尊佛像的踪迹就在它的上方。山中夜晚寒冷,云雾飘渺,此时只能听到天上的仙乐和弥漫的香气。
去完善
释义
《德彬修双阳塔求颂》为南宋诗人释昙华的诗词作品。以下是对该诗中部分词句的注释: 1. 德彬:人名,可能指宋代的一位名叫德彬的人物,但具体身份不详。 2. 双阳塔: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双阳山上的佛塔。 3. 九层塔:指双阳塔共有九层。 4. 青霄:青天,天空的高处。 5. 七佛:佛教中的过去七位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 6. 灵踪:神仙或佛祖留下的痕迹或遗物。 7. 上方:佛教中指天上或极乐世界。 8. 山冷云寒:描述双阳山的寒冷环境。 9. 当午夜:指深夜时分。 10. 唯闻:只能听到。 11. 仙乐:形容美妙动听的乐曲,此处可能指从双阳塔传出的诵经声或其他音乐。 12. 天香:天上的香气,此处可能指双阳塔飘来的香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德彬修双阳塔求颂》是唐代诗人释昙华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绘了双阳塔的壮观景象和幽深氛围,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信仰的虔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九层塔耸青霄外”,通过描述九层塔高耸入云的景象,展现了双阳塔的巍峨壮丽。次句“七佛灵踪在上方”,则揭示了双阳塔作为佛教圣地的神圣地位,表达了作者对于佛陀的敬仰之情。 第三句“山冷云寒当午夜”,描绘了双阳塔所处环境的寒冷与寂静,进一步强调了其远离尘世的特点。末句“唯闻仙乐散天香”,则是作者以梦幻般的笔触,想象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超脱凡尘的愉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德彬修双阳塔求颂》,是由南宋著名诗人释昙华所作。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靖康之耻、宋室南渡等重大历史事件,国力相对衰弱,文人墨客们的创作风格多偏向于感伤、忧郁。 在这段时间里,释昙华作为一位出家人,对世事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感悟。他的生活轨迹大致是在寺庙之间游历,与僧人、居士交流佛法,并在这个过程中写下了许多诗篇。这首诗正是他在游览双阳塔时,有感于修塔者的虔诚而创作的。 此外,当时的南宋社会,佛教信仰非常盛行,许多文人士大夫都热衷于参禅礼佛,追求心灵的慰藉。在这种背景下,释昙华作为一位禅宗诗僧,以他独特的方式传达了对佛法的领悟和对生活的态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