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此庵和尚塔
道韵如山重,冰怀有纪纲。
一拳成活业,千古更无双。
松竹森森老,云山叠叠长。
洛阳无限意,对此一炉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道蕴如同山一般稳重,心怀坚冰而秩序井然。
这一拳成就伟大事业,千载之下无人能及。
松竹苍苍岁月长,云山重重无尽头。
洛阳的深意难以言尽,就对着这炉香沉思吧。
去完善
释义
1. 释昙华:法号“释昙华”的僧人,具体身份不详。
2. 道韵如山重:此处把“道韵”比作山一样重要且沉重。
3. 冰怀有纪纲:指内心纯洁如冰雪般明净,同时拥有严格的规矩。
4. 一拳成活业:出自佛教故事,比喻用简单的办法解决了困难问题。
5. 千古更无双:意为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没有其他例子可以比拟。
6. 松竹森森老:形容松树和竹子生长得茂盛且历史悠久。
7. 云山叠叠长:描述云山层叠起伏,连绵不绝。
8. 洛阳无限意:古代洛阳是著名的佛教学术中心,这里可能含有对洛阳佛教文化的赞美和怀念。
9. 对此一炉香:对着师傅的墓塔燃起一炉香,以示尊敬和怀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僧释昙华(1078-1152)所作,题为《辞此庵和尚塔》。诗人以崇敬的心情告别已故的此庵和尚,通过对他的评价和悼念,展现了禅宗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首联“道韵如山重,冰怀有纪纲”描述了此庵和尚的高尚品质。他以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操,塑造了一种稳重、庄严的形象,如山中蕴藏的宝藏般厚重而坚实。“冰怀”,即冷静的心怀,意味着他心性清澈、严守戒律。
颔联“一拳成活业,千古更无双”称赞此庵和尚教化众生的功绩。他仅仅用一句话或一个行动就能激发学者的悟性,使之走上正确的道路,这种教诲的能力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颈联“松竹森森老,云山叠叠长”则是通过描绘自然界景象——古松与翠竹繁茂生长,云与山连绵不绝,衬托出此庵和尚精神生命的悠久与强大,寓意着他高尚品格和精神成就的永不凋谢。
尾联“洛阳无限意,对此一炉香”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的此庵和尚深切的怀念之情。面对法师的圆寂,诗人难以言表的哀思化为一缕清香,飘散在空气中,寓含了对先人的敬仰与缅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辞此庵和尚塔》是宋代诗人释昙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师傅此庵和尚的深切怀念和敬仰之情。释昙华生活在宋朝时期,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禅宗发展的时代,许多僧人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的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
在释昙华生活的时代,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分支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禅宗强调个人修行、顿悟和自我觉悟,这与儒家思想中的“人性本善”观念相吻合,因此在宋代受到了士大夫们的推崇。此外,宋代的文人墨客也喜欢与僧人交往,探讨佛学哲理,形成了独特的禅学风气。
释昙华在此庵和尚门下学习,深受其教诲。然而,此庵和尚突然离世,使得释昙华失去了良师益友。在恩师墓前,释昙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了这首悼念诗,以表达对师傅的缅怀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