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成主簿
同是崇宁癸未生,公为官长我为僧。
大家履践通天路,共踏毗卢顶上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赠成主簿》释昙华: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是释昙华,即法云法师。诗中表达了与友人共同追求理想的道路,共享成功喜悦的愿望。下面是该诗的字词注释:
1. 赠:赠送,给予。这里指以诗歌的形式表达情感和思想。
2. 成主簿:成某,主簿是指古代官职名,主要负责文书工作。这里代指一位姓成的官员。
3. 同是崇宁癸未生:崇宁,指北宋时期的一个年号(1102-1106年);癸未,即癸未年,这里指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生,出生。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和成主簿都是在崇宁癸未年出生的。
4. 公为官长我为僧:公,指成主簿;官长,即长官,这里指担任政府职务的人;我,指作者自己;为僧,成为僧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和成主簿不同的社会角色和生活方式。
5. 大家履践通天路:大家,指作者和成主簿双方;履践,指实践、实行;通天路,指通往成功的道路。这句话表达了两人共同努力实现理想的愿望。
6. 共踏毗卢顶上行:共,一起;踏,踩踏;毗卢,佛教术语,指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顶上行,指登上顶峰。这句话表达了两人共享成功喜悦的美好愿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的是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诗中的“同是崇宁癸未生”,指出诗人与友人的共同出生年份,体现了他们的默契和共鸣。随后,诗人提到自己成为了僧人,而友人则担任了官员,这表明他们虽然身份不同,但追求的理念是一致的。接着,诗人用“大家履践通天路,共踏毗卢顶上行”来表达对共同理想的坚持和努力,意味着他们将一起攀登人生的高峰,携手共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信任和支持,展现了他们同心协力、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成主簿》是隋朝诗人释昙华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在隋炀帝统治时期,政治腐朽,百姓生活困苦。此时,释昙华作为一个诗人,敏锐地洞察到了社会的疾苦,以诗歌表达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朝廷的失望之情。
在这段时间里,释昙华的生活并不如意。他曾在寺庙出家为僧,但因生活所迫,不得不离开寺庙,成为一名主簿。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和现实的残酷,这也使他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这个时代,隋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时期。隋炀帝在位期间,大力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然而,由于社会动荡不安,许多知识分子无法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只能在地方担任小官吏,如释昙华这样的人物。此外,这个时期佛教文化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都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以诗歌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释昙华也不例外,他在诗中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展现出了他的才华和抱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