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赞此庵元和尚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赞此庵元和尚二首 其二
十分画得相似,祇有一处誵讹。 佛祖检点不出,从教平地干戈。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昙华,又称法显法师,是中国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他生于公元334年,卒于公元420年,活了86岁。 释昙华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对佛学有深厚的兴趣。他在19岁时出家为僧,开始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幅画非常逼真,只有一处小错误。佛祖也检查不出来,于是让战争在平地上展开。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此庵:指法源寺,位于江苏南京。 2. 元和尚:指法源寺的主持元慈禅师。 3. 相似:此处指佛教教义中对于真如佛性、涅槃境界的描述。 4. 一处誵讹:指元和尚在阐述教义时存在的一处误解或错误。 5. 佛祖:指释迦牟尼。 6. 检点:检查、核对。 7. 平地干戈:指原本平静的生活因为误解而产生纷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赞此庵元和尚二首 其二”,是释昙华写给一位名叫元的和尚的赞美诗。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认为这位元和尚与佛祖的形象非常接近,几乎可以完全模仿佛祖的言行举止。然而,在欣赏这种完美模仿的同时,诗人也指出了一处不足之处,即“一处誵讹”。这里的“誵讹”指的是言语、文字或行动上的错误,意味着在这位元和尚身上,还有一个小小的瑕疵未能达到佛祖的标准。 尽管如此,诗人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表达了宽容的态度:“佛祖检点不出,从教平地干戈。”意思是,连佛祖都无法察觉到这个小小的错误,那么我们这些凡人又何必过于苛责呢?这句话表现了诗人对元和尚的关爱和包容,同时也传达了一种人生哲理:我们应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同时谅解他们的不足,因为没有人是完美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赞此庵元和尚二首 其二》,是宋代诗人释昙华所作。诗中的“此庵元和尚”指的是禅宗五山十刹之一的此庵净元的弟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寺修行的心境和对禅宗大师的敬意。 这首诗创作于宋朝末年,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此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刚刚发生,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政治局势复杂多变。而佛教在这一时期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许多寺庙被毁,僧侣流散,禅宗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释昙华在此时写下这首诗,表达了对禅宗大师的敬仰之情。他在这首诗中描述了自己在山寺修行的场景,表达了与禅宗大师共同参禅论道的喜悦。同时,他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以及禅宗在这样恶劣环境下仍能坚守信仰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