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睦州和尚
稽首金容癞狗师,一生快活没人知。
平田浅草翻身处,合水和泥换步时。
垂手未施三寸刃,破关先下顶门槌。
寥寥万古谁堪对,唯有嘉禾跛脚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向尊贵的佛陀行礼,一只快乐的癞皮狗,即使没有人了解它的存在,它仍然在平地上翻找食物,努力生存。
在溪流和田野间奔波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也要适应各种环境和条件。虽然没有显露自己的才华,却已做好面对困境的准备。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迅速采取策略,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这漫长的历史中,又有谁能与之相比呢?只有那乐观、执着、聪明的跛脚嘉禾儿啊。
去完善
释义
1. 稽首:表示恭敬的礼仪,即叩头至地。
2. 金容:形容佛菩萨的金身形象。
3. 癞狗师:此处是对睦州和尚的戏称。
4. 平田浅草:指田野间平坦的田地以及初生的草地。
5. 合水和泥:意为用水和泥。比喻和善处世,和睦相处。
6. 三寸刃:原意是佛教中的一种说法,这里可能是指佛陀手中的智慧之剑。
7. 顶门槌:传说中破关用的武器,这里是指出世之意。
8. 嘉禾:地名,位于浙江嘉兴一带。
9. 跛脚儿:指嘉禾地区的一位僧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僧释昙华所作,用来赞美睦州和尚的智慧和修行。通过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描绘出睦州和尚在修行过程中的智慧和勇气。
首先,“稽首金容癞狗师”中,“稽首”表示恭敬的敬礼,“金容”指的是佛像,而“癞狗师”则是睦州和尚的尊称。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睦州和尚的尊敬之情。
其次,“一生快活没人知”意味着睦州和尚虽然过着清净的修行生活,但他内心的喜悦和满足却无人知晓。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正是僧人修行的最高境界。
接着,“平田浅草翻身处,合水和泥换步时”描述了睦州和尚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智慧和勇气。他能够巧妙地化解困境,不断超越自己,实现心灵的升华。
随后,“垂手未施三寸刃,破关先下顶门槌”表达了睦州和尚在修行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力量和决心。他用智慧破除迷津,用坚定的信念战胜自我。
最后,“寥寥万古谁堪对,唯有嘉禾跛脚儿”表明睦州和尚的智慧和成就无人能及,唯有另一位高僧——嘉禾跛脚儿才能与之相提并论。这是一种极高的赞誉,显示出睦州和尚在诗人心中的地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赞睦州和尚》是唐代诗人释昙华的一首赞美诗,以颂扬睦州和尚的高尚品质和智慧为主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佛教在中国盛行,许多文人士大夫都热衷于佛教的研究和修行。在此背景下,睦州和尚以其卓越的佛学造诣和慈悲为怀的品德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和赞誉。
在创作这首诗时,作者释昙华正处于对佛教精神的热忱追求阶段,他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向世人传达出佛教教义的深邃内涵。在这个时期,唐朝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多样,这为释昙华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看出,《赞睦州和尚》这首诗不仅仅是赞美睦州和尚个人的品质,更是通过这位高僧的形象来反映唐朝社会对佛教精神的尊崇和信仰。这首诗的创作,不仅展示了作者释昙华的个人才情,更反映了唐朝文人对于佛学智慧的独特见解和深入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