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题连州翼然亭呈欧守)
翼然新榜高亭,翰林铁画燕公手。滁阳盛事,何人重继,湟川太守。太守谓谁,文章的派,醉翁贤胄。对千峰削翠,双溪注玉,端不减、琅琊秀。
坐啸清香画戟,听丁丁、滴花晴漏。棠阴画寂,细赓赓客,竹枝杨柳。只恐明朝,绨封趣观,未容借冠。尽江山识赏,盐梅事业,焕青颤旧。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一句翻译为现代文是:“翼然亭就像一个新的榜单,这是翰林院画家燕公的手笔。滁阳有很多盛事,但谁来继承呢?那是湟川太守的责任。这位太守是谁?他是文章流派的代表,也是醉翁的后裔。面对着山峰峻峭、溪水清澈的美景,他的才情不输给琅琊山的美好。”
接下来的翻译为:“他在画戟下安然静坐,享受着清新的香气,聆听着花朵滴水的声音。在他的保护下,棠树阴影下的画面安静而和谐,客人与柳树相互交谈。他担心的是明早启封的时候,画面还未干透,不能随意借用。这样美好的景色,必定会让所有人赞叹,也必将焕发新的生机。”

去完善
释义
1. 水龙吟:词牌名。
2. 题连州翼然亭呈欧守:题目。意思是“给连州翼然亭的欧守写一首词”。连州,指今广东连县;翼然亭,连州的著名亭子;欧守,连州的地方长官,姓欧。
3. 翰林铁画燕公手:赞美欧守的文章水平之高。翰林,古代文学家的称号;铁画,比喻文章笔法刚健有力;燕公,欧阳修曾被封为燕国公。
4. 滁阳盛事,何人重继:称赞欧阳修的文章成就无人能及。滁阳,安徽省滁州市;盛事,盛大之事,这里指欧阳修的文章成就。
5. 湟川太守:指欧守。湟川,即湟水,位于甘肃省;太守,古代地方长官。
6. 文章的派,醉翁贤胄:赞美欧守是欧阳修的后代。文章的派,指文章大家门派;醉翁,欧阳修的号;贤胄,优秀后代。
7. 对千峰削翠,双溪注玉:描述翼然亭周围的美景。千峰削翠,形容山峰秀丽;双溪注玉,形容溪水清澈。
8. 琅琊秀:称赞翼然亭之美与山东琅琊山景色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琅琊,即琅琊山,位于山东省。
9. 坐啸清香画戟,听丁丁、滴花晴漏:描绘在翼然亭休息的场景。坐啸,闲坐;清香画戟,香气弥漫的画戟;丁丁,象声词,形容滴水之声;滴花晴漏,指水滴从亭顶落到地面的声音。
10. 棠阴画寂,细赓赓客,竹枝杨柳:描述欧守与客人共同欣赏风景的画面。棠阴,指棠树下的阴影;画寂,画面宁静;细赓赓客,诗人与朋友一起游览;竹枝杨柳,竹子、柳树的枝条。
11. 只恐明朝,绨封趣观,未容借冠:希望欧守能继续担任地方长官。绨封,汉代官员袍子上的图案;趣观,有趣的景象;未容借冠,不允许换掉官职。
12. 尽江山识赏,盐梅事业,焕青颤旧:祝愿欧守治理好地方,使百姓安居乐业。尽江山识赏,指所有江山的百姓都能认识并赞赏;盐梅事业,指国家政治事务;焕青颤旧,焕发青春,改变陈旧现象。

去完善
赏析
《水龙吟(题连州翼然亭呈欧守)》这首词以豪放婉约兼具的风格描绘了连州翼然亭的美景。上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亭子的精致和周围环境的秀美,并引用了“滁阳盛事”等典故,显示出对文人墨客的尊敬和仰慕。下片则转入了对宁静景象的描写,如画的景色中透露出浓厚的文化气息。结尾部分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寄寓着对地方官吏的高度期望。整首词在赞叹美景的同时,也充满了对文化传承的热切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水龙吟(题连州翼然亭呈欧守)》是宋代著名词人严仁的作品。据历史资料记载,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35年左右,正是宋朝南渡之后不久,南宋政权在临安立足未稳之际。在这个时期,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战乱频仍,民生疾苦。
诗人严仁生逢乱世,经历过人生的起伏波折。他在宋室南渡之初曾做过官,后因故被贬谪至连州。然而他并未因个人的不幸遭遇而消沉,反而更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在连州期间,他游览了翼然亭,感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于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水龙吟》。
这首诗以“水龙吟”为题,寓意着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诗中描绘了连州翼然亭的美景,以及诗人在此地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欧守的赞美,表达了对那些关心百姓、勤政为民的地方官员的敬意。
总的来说,这首《水龙吟(题连州翼然亭呈欧守)》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由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所创作的。它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更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深深热爱,以及对和平与繁荣的热切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