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效陶

标题包含
效陶
两曜无停驭,蓬壶应有墓。何况北邙山,只近市朝路。 大恢生死网,飞走无逃处。白发忽已新,红颜岂如故。 我有杯中物,可以消万虑。醉舞日婆娑,谁能记朝暮。 如求神仙药,阶下亦种黍。但使长兀然,始见天地祖。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太阳和月亮不停歇地运行,蓬莱仙境里也会有坟墓。更何况北邙山,距离市井街道如此之近。生命与死亡的规律已经充分展现,生灵们无处可逃。头发不知不觉就花白了,青春的红颜又怎会依旧如初? 我有酒能解忧,一杯便可消除千般忧虑。尽情舞蹈在醉意中,谁还能记得朝夕之间的变化呢?如果想要寻找长寿的秘诀,庭院里也可以种植黄粱。只要能长久地保持这种状态,我们就能见到宇宙生命的本源。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两曜:指太阳和月亮。 2. 蓬壶:指传说中的蓬莱仙境。 3. 北邙山: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北,是古代帝王的陵墓区。 4. 大恢生死网:意指生死轮回。 5. 红颜:这里指青春。 6. 杯中物:指酒。 7. 日婆娑:形容舞姿翩翩。 8. 神仙药:指长生不老药。 9. 阶下:台阶下面,此处指家中。 10. 长兀然:长时间地保持自然状态。 11. 始见:才看到。 12. 天地祖:天地万物之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个人追求的思考。诗人以“两曜无停驭”起笔,暗示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然后通过“蓬壶应有墓”引导读者思考生死的界限。紧接着,“大恢生死网,飞走无逃处”描绘了生命的轮回与归宿。 诗人在第五句转折,转向个人的生存状态:“白发忽已新,红颜岂如故。”这是对人生老去的无奈,也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接下来的诗句“我有杯中物,可以消万虑。”表现了诗人借酒消愁的态度。在诗人看来,醉态中的舞蹈虽然看起来杂乱无章,却正是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自由表达。 接下来,诗人写到寻求长生之术的行为,并指出这如同人间耕种一样平常。最后两句,诗人强调只有保持长久的沉静心态,才能最终领悟天地的真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效陶》是唐代诗人刘驾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6年)。 在唐玄宗统治时期,国家富强,经济繁荣,但社会矛盾也逐渐加剧。在这个背景下,刘驾作为一个有才华的文人,他的诗歌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他在这首诗中,模仿陶渊明的田园诗风格,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景象,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感。 当时,刘驾正值壮年,对人生充满理想和抱负,但在现实中却屡遭挫折。在这样的环境下,他选择了陶渊明作为自己效仿的对象,希望通过模仿陶渊明的诗歌风格,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