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教授见寄七言二首遂用其韵
等閒长啸倚孤松,云破天边见碧峰。
架上残书犹可读,瓶中储粟不堪舂。
生涯幸有千年秀,身世何须万户封。
僧榻寄眠无一事,觉来深省听晨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闲暇时我倚靠在孤独的松树下长啸,天上的云层散开,显现出远处的翠绿山峰。架子上还有几本未读完的书,瓶子里的粮食勉强够吃。幸运的是生活中尚有千年的美好景象,对于地位、财富的要求并不那么强烈。在僧侣的床上度过了无事的一天,醒来后深深自省,然后倾听清晨的钟声。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等閒:即平常。
2. 长啸:指大声呼叫,表示内心的情感。
3. 倚孤松:倚靠在孤独的松树上。
4. 云破天边见碧峰:形容云雾散开,露出碧绿的山峰。
5. 架上残书:指放在架子上的破旧书籍。
6. 犹可读:还可以阅读。
7. 瓶中储粟:指储存的粮食。
8. 不堪舂:舂是击打谷物使之脱壳的工具,这里说粮食不能用来舂。
9. 千年秀:指千年的古树。
10. 身世:这里是人生的意思。
11. 万户封:古代官职的一种封赏,这里的“封”指的是有封地的贵族。
12. 僧榻寄眠:在僧人的床上睡觉。
13. 无一事:没有一件事。
14. 深省:深深地反思。
15. 听晨钟:聆听早晨的钟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与友人朱教授互动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人以“等閒长啸倚孤松”开篇,展现出他闲适的生活姿态和悠然自得的心态。接下来的诗句如“云破天边见碧峰”,形象地描绘出天空的辽阔壮丽,隐喻了诗人高远的视野和豁达的人生观。同时,“架上残书犹可读,瓶中储粟不堪舂”则反映出诗人的朴实生活以及清贫的物质条件,这也从侧面烘托出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看法:“生涯幸有千年秀,身世何须万户封。”千年秀是指松树的茂盛,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才华横溢;万户封是古代官僚制度的封号,表示地位高低。这两句意味着诗人对自己才情的高度自信,并表现出他对功名富贵的淡泊心态。而“僧榻寄眠无一事,觉来深省听晨钟”则是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描述,他曾在寺庙里度过一段安静的夜晚,早上醒来听到钟声,心生警觉。这体现出诗人超脱尘世纷扰的内心世界。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朱教授见寄七言二首遂用其韵》是宋代诗人潘良贵在收到朱教授的诗作后,即兴创作的唱和之作。此诗创作于公元1164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诗人潘良贵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对文学、历史等领域颇有研究。他在此时期的个人经历较为曲折,曾担任过地方官员,后因种种原因辞官回乡,过上了隐逸的生活。在此期间,他与许多文人墨客交往甚密,共同探讨诗歌创作。
在与朱教授交流的过程中,潘良贵深感彼此在文学修养和人生理念上的共鸣。因此,当收到朱教授寄来的诗作时,他立刻提笔回应,表达自己对友人作品的欣赏与尊重。在《朱教授见寄七言二首遂用其韵》这首诗中,潘良贵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与朱教授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