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德固守御
强敌登城日,中华将士奔。
人皆趋北阙,君独死南门。
秘计无人用,英声有史存。
秋原悲泪落,桂酒与招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敌人攻城的那一天,中华的战士们奋勇向前。
所有人都涌向北方的大门,只有你独自坚守着南边的城门。
尽管你的密计没有被执行,但英勇的事迹却载入史册。
在秋天的原野上,悲伤的泪水落下,我们用桂花酒来为你招魂。
去完善
释义
1. 强敌:强大的敌人,这里指敌军。
2. 登城:攻破城池的意思。
3. 中华:中国的别称。
4. 将士:士兵将领的总称。
5. 趋:奔向。
6.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这里借指朝廷或皇帝所在的地方。
7. 君:对对方的尊称,这里代指陈德固。
8. 死南门:指陈德固在南门抵御敌人而牺牲。
9. 秘计:隐秘的策略。
10. 英声:英勇的事迹。
11. 史存:被记载在历史中流传。
12. 秋原:秋天的原野。
13. 悲泪落:形容悲伤之情。
14. 桂酒:一种以桂花酿造的美酒。
15. 招魂:古代举行的一种悼念亡者的仪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陈德固守御的英勇事迹。首联描绘了强敌攻城的紧张场景,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紧迫性。颔联通过对比他人与陈德的行为,表现了陈德英勇不屈的精神。颈联揭示了陈德的英勇事迹鲜为人知,但历史会永远铭记他的丰功伟绩。尾联以悲伤的秋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已故英雄的怀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陈德固守御》是宋代诗人潘良贵在元祐年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个时期,宋朝在历经了五代十国和北宋时期的战乱后,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然而,边疆地区仍然面临着外敌的侵扰,如西夏、辽国等。为了保卫国家领土和人民安全,宋朝实行了屯田制和保甲制,加强边防建设。
在这个背景下,潘良贵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安危的士人,创作了这首悼念陈德固将军的诗篇。陈德固是当时一位在边疆坚守防御的将领,他英勇善战,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在一次抵御外敌的战斗中,陈德固不幸牺牲。潘良贵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了这首哀悼陈德固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