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兴

标题包含
秋兴
禾黍离离雨满村,望中兵火几家存。 荒城半是征人骨,秋月偏惊旅客魂。 岂意战尘临老见,不知心事向谁论。 抱茅盖得青山屋,多种桃花映酒樽。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禾苗庄稼茂密生长雨水湿润了村庄,放眼望去战火之中还有几户人家存活。 残破的城池多半埋藏着战士的白骨,秋天的明月总是让游客感到恐惧。 哪里会想到晚年还能亲眼见到战争硝烟,心中的忧虑却不知该向谁倾诉。 用茅草搭建的青翠山间的房屋,栽种更多的桃花来映衬酒樽。
去完善
释义
1. 禾黍:泛指庄稼或农事。这里可能指的是某地的典型农作物。 2. 离离:形容众多的样子。 3. 望中:视线所及的范围。 4. 兵火:战争导致的火灾。 5. 荒城:荒废的城堡。这里表示战争之后的荒凉景象。 6. 征人:指远行的人,这里可以理解为出征的士兵。 7. 惊:惊吓。 8. 岂意:怎么想得到。 9. 战尘:战争的硝烟。 10. 向谁论:向谁诉说。 11. 抱茅:用茅草筑成。 12. 青山屋:山间的房屋。 13. 多种:多种植。 14. 桃花:桃树的花,也可象征春天的美好。 15. 映酒樽:照亮了饮酒的器皿,表示开筵畅饮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秋兴》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战乱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禾黍离离雨满村,望中兵火几家存”两句,通过描述庄稼被雨水打湿、村庄被战火摧残的景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而“荒城半是征人骨,秋月偏惊旅客魂”则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惨烈,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中丧失生命的战士的哀悼和对故乡的不舍之情。接下来,诗人以“岂意战尘临老见,不知心事向谁论”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和平的热切期盼。最后,诗人想象了一个美好的未来:“抱茅盖得青山屋,多种桃花映酒樽。”这一设想象征着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充满诗意。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战乱景象的描绘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传达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兴》是明朝诗人陈某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在这个时期,明朝正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困境,内部政治腐败,外部倭寇侵扰,民生疾苦。 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陈某深感到国家的危机和人民的不幸。他游历各地,关注民间疾苦,用自己的笔墨记录下这一时期的沧桑巨变。在他的笔下,秋天不再是萧瑟的季节,而是充满了悲壮和激越的色彩。 在《秋兴》这首诗中,陈某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怀。他用浓墨重彩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揭示出社会的矛盾和问题。他的诗歌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富有感染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