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徽之妻卢氏挽词
蒿里歌,蒿里曲。
长箫悲奈何,短草叹不足。
少年款款嫁夫婿,今夜屋簷何处宿。
蒿里歌,蒿里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草丛中歌唱,草丛中曲调。
长笛吹奏出悲伤,短草哀叹着无力。
年轻的少女轻摇慢摆地嫁给她心爱的丈夫,今夜他们的屋檐在何方呢?
去完善
释义
1. 蒿里:地名,此处借指墓地。
2. 歌:诗歌。
3. 曲:歌曲。
4. 长箫:一种竹制的管乐器。
5. 短草:此处以蒿草代指墓地。
6. 少年:年轻女子,这里指章徽之妻卢氏。
7. 款款:从容,舒缓。
8. 夫婿:丈夫。
9. 今夜屋簷何处宿:意指死后归宿何方。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悼亡诗以“蒿里歌,蒿里曲”开篇,奠定了哀伤的基调。诗人运用“长箫悲奈何,短草叹不足”的意象,表达了面对死亡的无尽哀痛与无奈。诗人通过描述卢氏年轻时美好地嫁给章徽,与丈夫共度快乐时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得读者更能体会到生死相隔的巨大悲痛。最后,诗人以“蒿里歌,蒿里曲”再次收尾,呼应了开篇,使全诗在悲伤的氛围中结束,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章徽之妻卢氏挽词》是南宋诗人林亦之创作的一首哀悼诗,以悼念章徽之妻卢氏的离世。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之间。
在这个时期,南宋正处于金兵侵略的困境之中,国家局势动荡不安。诗人林亦之生活在一个战乱频仍、民生疾苦的社会环境中。他曾任莆田县尉,后来因战乱离职回乡,过着半隐居的生活。他的诗歌创作深受杜甫、陆游等现实主义诗人的影响,关注民生疾苦,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在诗人林亦之的生活中,他与章徽之有着深厚的友谊。章徽之是南宋的一位学者和官员,他们之间的交往使得林亦之对章徽之的家庭生活有所了解。当章徽之的妻子卢氏不幸去世后,林亦之深感悲痛,为了表达对卢氏的哀悼之情,他创作了这首《章徽之妻卢氏挽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