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酬监镇梁丈所惠腊梅之什

标题包含
奉酬监镇梁丈所惠腊梅之什
腊梅好好花枝闲,官亭楚楚岁事阑。 思量穷冬损情思,感激芳意生容颜。 孤标不是如许骨,野落可能禁此寒。 谁信鱼盐屈诗客,三更遶树兴未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林亦之"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
去完善

译文
美丽的腊梅静卧在悠闲的花枝上,官亭显得井然有序。随着岁月的流逝,想着严寒的冬天可能会消磨人们的兴致,而看到盛开的腊梅却又让人感到惊喜不已,它使人神清气爽。这傲然独立的品格并非天生如此,而是源于它不畏艰苦的品质。谁会相信一个身处困顿的人也能像诗人一样才华横溢?当他在深夜绕树徘徊时,激情依然不减。
去完善
释义
1. 官亭:指供官员休憩的亭子。这里代指作者所在地。 2. 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这里形容岁月交替之际的风光。 3. 岁事:一年农事。这里代指时间的流逝。 4. 思量:思考。 5. 穷冬:严冬。 6. 情思:情感思绪。 7. 感激:受到感动。 8. 孤标:孤高的品性。 9. 如许:如此。 10. 野落:野外凋零的景象。 11. 可能:可以承受。 12. 禁:抵挡。 13. 鱼盐:指百姓日常生计。这里借指作者的平民身份。 14. 屈诗客:委屈的诗人。 15. 三更:深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奉酬监镇梁丈所惠腊梅之什》是南宋诗人林亦之的作品,通过描绘腊梅花的美好姿态和傲霜斗寒的品格,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和对自身际遇的感慨。 首联“腊梅好好花枝闲,官亭楚楚岁事阑”描绘了腊梅花开的美景,同时点明了时令已到岁末,表达了时光流转、岁月匆匆的感慨。 颔联“思量穷冬损情思,感激芳意生容颜”,诗人因寒冷的天气而思绪万千,然而腊梅花带来的生机却使他心生感激。这里的“芳意生容颜”表达出腊梅花给诗人带来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慰藉。 颈联“孤标不是如许骨,野落可能禁此寒”则是对腊梅花的赞美,诗人认为腊梅花的独立品质和高洁气质并非寻常花朵可比,即使是荒郊野外也不惧严寒。这里暗示了诗人自己也有像腊梅花一样的品质和毅力。 尾联“谁信鱼盐屈诗客,三更遶树兴未残”则是表达了诗人虽有才学,但在现实中却被埋没,只能深夜绕树赏花以寄托情志。这句体现出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不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酬监镇梁丈所惠腊梅之什 宋代:林亦之 岭南冬至日犹暖,彭泽清明早更寒。 一种风流谁得似,百花宜欲让清香。 政成多暇时相忆,诗就悬知欠效颦。 好是高人疏宴日,穿林步屧得幽探。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代,大约公元12世纪初。这个时期的社会状况复杂多变,但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流仍然非常活跃。诗歌和书法等艺术形式在当时广受赞誉,文人雅士们经常通过诗会、书画展等活动相互交流、学习。 在作者林亦之的生活年代,他任职于地方官吏,曾多次参与文学活动,与当地的文人墨客有过密切交往。在这首诗中,作者以腊梅为题,表达了对好友梁丈的怀念之情。而诗中的“岭南”和“彭泽”则是古代的地名,分别位于今天的广东和江西地区。 诗中提到,岭南地区的气候温暖,即使到了冬至时节依然如此;而彭泽则相对寒冷,尤其是在清明节前后。在这里,作者将两个不同的地方进行对比,突显出腊梅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显示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此外,作者还赞扬了腊梅的高尚品质,认为它在众多花卉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心中的一道靓丽风景。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腊梅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在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下,这类咏物抒怀的诗篇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才情,也展现了他们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