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怀古奉呈抚州别驾兼简户曹
城连帝子阁西头,水遶南昌故郡流。
山短天长鸥鹭小,夜深云浄月星浮。
澹台墓暗竹根古,孺子亭荒荷叶秋。
漠漠沧江无了日,哦诗莫苦替人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城市连结着皇家的楼阁在西方,流水围绕着古老的南昌故乡流淌。山势起伏不大,天际辽阔,海鸥和白鹭在水面低飞。夜深时,云层渐散,月亮和星星显现出来。澹台坟墓旁的竹子古老而神秘,孺子亭周边的荷花在秋天变得凋零。宽阔的河流没有尽头,吟诵诗歌时不要过于担忧别人的悲伤。
去完善
释义
1. 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是古代江西的四大名楼之一。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建筑艺术风格,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2. 帝子:指帝王的儿子,这里指滕王李元婴。
3. 南昌故郡:南昌为西汉时期所设的一个郡治所在地,这里是用来代指南昌城。
4. 山短天长:形容地势起伏,天高地广。
5. 鸥鹭:水鸟的一种,常用于比喻隐逸生活。
6. 夜深云浄月星浮:形容夜晚天空晴朗,星星闪烁的景象。
7. 澹台墓:澹台,即澹台灭明,春秋时期的贤者,这里指的是他的墓地。
8. 孺子亭: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是为了纪念徐稚而建的亭子。
9. 漠漠沧江无了日:形容江水茫茫,无边无际。
10. 哦诗:朗诵诗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滕王阁怀古”,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通过描绘滕王阁周边的美景,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故乡的热爱。首联写滕王阁的位置和周围环境,以水的流向表现时间的流逝;颔联描绘登楼所见的美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展现作者对美的独特感受;颈联缅怀古代先贤,表达对历史的敬畏之情;尾联则笔锋一转,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文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滕王阁怀古奉呈抚州别驾兼简户曹》出自南宋诗人林亦之之手。创作于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阶段。
在这个时间段内,林亦之曾经历宦海沉浮,人生波折不断。他曾一度步入官场,但因不满现实黑暗和官场腐败而选择辞官归隐。这使得他在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朝廷腐朽、民生疾苦的忧虑和对正义、公平的追求。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林亦之正处于晚年时期,此时南宋政权日趋衰落,外患频仍,国内阶级矛盾激化。诗人在这个特殊时期,怀着对历史古迹滕王阁的敬仰之情,通过对滕王阁的描绘,表达对昔日辉煌的怀念,同时也揭示了当前社会的弊端。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