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试罢重九过沧峡

标题包含
秋试罢重九过沧峡
野阔村归如暮鸦,路沿溪曲似春蛇。 不谙水土愁多病,忽听乡谈喜近家。 一带青山将屋绕,数行绿竹倚门斜。 年年逆旅逢重九,今岁须看篱下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林亦之"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
去完善

译文
田野开阔,村子如同傍晚归巢的乌鸦;小路沿着溪水蜿蜒曲折,好似春天的长蛇。 不熟悉这里的气候和环境让人总是忧心忡忡,突然听到乡音亲切,便感觉离家越来越近了。 周围环绕着青山,房屋掩映其间;门前有几行翠绿的竹子斜倚着。 每年在异乡过重阳节,今年一定要看看家乡的菊花。
去完善
释义
1. 野阔:野外广阔。2. 暮鸦:傍晚归巢的乌鸦。这里用来比喻村子里的人归家。3. 路沿溪曲似春蛇:道路沿着曲折的溪流延伸,就像春天里的蛇一样。4. 不谙水土:不熟悉当地的水土环境。5. 忽听乡谈喜近家:忽然听到熟悉的家乡口音,心中欢喜因为离家越来越近了。6. 一带:一条带状的区域。7. 逆旅:客居他乡的地方,这里指旅店。8. 篱下花:篱笆下的菊花,这里是重阳节赏菊花的寓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后的乡村归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野阔村归如暮鸦”,以暮色中的乌鸦比喻归途的辽阔与深邃,为全诗奠定了苍茫、静谧的基调。第二句“路沿溪曲似春蛇”则以蜿蜒曲折的溪水比喻归途的路径,既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乡间的道路状况,又暗示了诗人旅途的艰辛。 颔联“不谙水土愁多病,忽听乡谈喜近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由于水土不服,诗人身体欠佳,心情郁闷;然而突然听到熟悉的乡音,顿时欢喜异常,这是因为离家越来越近的缘故。这一喜一悲的鲜明对比,使得诗人乡愁的心境更加感人至深。 颈联“一带青山将屋绕,数行绿竹倚门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画卷:群山环绕,绿意盎然,房舍错落有致,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的田园风光。尾联“年年逆旅逢重九,今岁须看篱下花”则表达了诗人渴望能够暂时忘却世俗纷扰,在故土度过一个宁静的重阳节的美好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韵味悠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试罢重九过沧峡》是南宋诗人林亦之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孝宗年间(1163-1189年)。这个时期,宋朝在经历了几次北伐失败后,国力逐渐衰弱,而金国则日益强大。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失利使得民不聊生,文人墨客也倍感压抑。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林亦之作为一名士人,参加了科举考试。他曾在地方担任小吏,后因厌倦官场黑暗辞官回乡。这首《秋试罢重九过沧峡》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人生经历下创作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秋天萧条景色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 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沧峡为背景,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自己的心情。他在重九这天结束了科举考试,沿着沧峡漫步,看到岸边的花草凋零,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哀愁。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局的忧虑,同时也展示了他高尚的文人风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