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岁晚山楼书怀

标题包含
岁晚山楼书怀
傩鼓逢逢起,江边岁又除。 哦诗犹古木,高枕尚僧居。 脚垢时忘洗,头蓬月懒梳。 自应尘事少,非我故耽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林亦之"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
去完善

译文
咚咚的鼓声响起,新年又到了江边。 吟诵古诗如同古树般悠久,而高枕安眠却犹如僧侣般超脱尘世。 时常忘记洗脚上的污垢,头发也是几个月不梳理一次。 这是因为世俗纷扰的事情变少了,并非是我故意沉溺于读书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傩鼓:古代驱鬼时的鼓声。 2. 哦诗:吟咏诗歌。 3. 古木:指诗人自己。 4. 高枕:指生活宁静。 5. 脚垢时忘洗:比喻生活简朴,不修边幅。 6. 头蓬月懒梳:指生活懒散,不在意仪表。 7. 尘事:世俗之事。 8. 耽书:专心读书。
去完善
赏析
《岁晚山楼书怀》是南宋诗人林亦之的作品,该诗以其特有的静谧与超脱描绘了山间独居生活的景象。诗中刻画了一位隐居于山林的诗人形象,通过“哦诗”、“高枕”等细节表达出诗人的志趣和个性。“脚垢时忘洗,头蓬月懒梳”这两句看似琐碎的生活片段,实际上揭示了诗人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并非是因为避世而沉浸于读书,而是因为内心超脱纷扰,乐于追求知识。全诗表现出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知识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岁晚山楼书怀》是南宋诗人林亦之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至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之间,这一时期正处于南宋晚期,政治腐败、内忧外患的社会环境中。林亦之是一位终身不仕的隐士,他的诗才横溢,作品多描绘田园风光和反映社会现实。 在创作这首诗时,林亦之已年过半百,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对世事有着深刻的洞察力。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此外,他还抒发了自己在山楼中孤独生活的惆怅之情,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岁晚山楼书怀》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南宋朝廷昏庸无能,政治腐朽,社会动荡不安。金兵屡次南下侵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朝廷却无动于衷,致使民间疾苦无法得到缓解。诗人以敏锐的目光观察到了这些现象,并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