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方士登母挽词

标题包含
方士登母挽词
伤心来讣日,各各为沾衣。 慈母夜长诀,郎君客未归。 短山长笛惨,青草素旗飞。 料得楚人些,连篇说断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林亦之"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
去完善

译文
伤心时刻,纷纷泪满襟。 母亲临终夜,独子仍异乡。 山影渐消,笛声凄厉。 青草碧浪,素旗飞扬。 思念游子情,聊以慰亲心。
去完善
释义
1. 方士:诗人自称,作者姓林,故有“林方士”之称。 2. 登母:祭奠母亲的礼仪。 3. 挽词:哀悼死者的诗。 4. 来讣日:接到噩耗的日子。 5. 沾衣:流泪。 6. 慈母:母亲。 7. 诀:分别。 8. 郎君:此处指诗人自己。 9. 未归:因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而未能及时赶回家乡。 10. 短山:山脉的别称。 11. 长笛:一种竖吹木管乐器。 12. 惨:悲伤。 13. 青草:比喻春天来临,万物复苏。 14. 素旗:白色丧旗。 15. 飞:飘扬。 16. 楚人:诗人自称为楚地之人。 17. 断机:孟母三迁的故事中,为了教育孟子勤奋学习,孟母用剪刀剪断了正在织布的纱线。
去完善
赏析
《方士登母挽词》是南宋诗人林亦之所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母亲去世时的悲痛之情。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母亲离世的消息传来时,家人悲痛欲绝的场景。同时,通过对比母亲的离世与自己的离家在外,诗人表达了未能在母亲临终前尽孝的遗憾。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哀思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方士登母挽词》是宋代诗人林亦之所作。这首诗创作于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年),当时林亦之正身处士人社会的竞争旋涡之中,积极参与科举考试以期获得官职。他经历了多次科举失败,直到50岁才中举并出任江西彭泽县令,可见其求仕之心极其迫切。 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北宋后期,以苏轼、黄庭坚等为代表的文人活跃于诗坛,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然而在政治方面,朝廷内斗不断,新党旧党交替执政,政治局势颇为动荡。林亦之作为士人阶层的一员,身处其中,对政治现实有所关注和思考,这在他的诗歌中也有所反映。 在这首诗中,林亦之以母亲的去世为线索,表达了自己对亲情、生死、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通过这一主题揭示出自己在这个时代的生存处境和心灵诉求,从而展现出一个文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挣扎与坚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