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陪范明府与诸同官饮新亭是夕以莞尔榜之因赋此诗

标题包含
陪范明府与诸同官饮新亭是夕以莞尔榜之因赋此诗
把烛新亭下,迂疎聊尔歌。 酒缘人品胜,官要野情多。 燕豆客俱好,渔竿人亦过。 谁知武城笑,深自惜蹉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林亦之"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
去完善

译文
在崭新的小亭里点起蜡烛,轻松地唱起歌来。 美酒因人的品格而更显醇厚,做官需要保留更多的自然之情。 宾客们都围坐在餐桌前,分享快乐时光;垂钓的人也在享受悠闲的生活。 谁知道那个武城之地的笑声,深深地为自己感到惋惜和后悔不已。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首联“把烛新亭下,迂疎聊尔歌”,借用了典故,表现诗人与其他官员欢聚一堂的情景。“把烛”指拿着蜡烛照亮,寓意着引领前行的光明。而“迂疎”和“聊尔歌”则表达出诗人及其友人们在此景中欢快歌唱的愉悦心情。 颔联“酒缘人品胜,官要野情多”,既表示诗人们对酒的热爱,也暗含着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其中,“人品胜”意为品德高尚的人,“野情多”则是形容情感丰富、充满生活乐趣的隐士。这一联通过对比人品与野情,表达了作者渴望过上宁静而又富有生活趣味的生活的愿望。 颈联“燕豆客俱好,渔竿人亦过”,再次强调了这个聚会的欢乐气氛,同时也借助“燕豆”和“渔竿”这两个意象来展现诗人们的志趣。这里的“燕豆”是指古代宴会时使用的食器,象征着欢聚时光;“渔竿”则是代表了诗人以及其友人隐逸之志。这两句诗巧妙地描绘了这种快乐场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间。 尾联“谁知武城笑,深自惜蹉跎”,诗人在这个欢乐的夜晚,回首往事,不禁为自己虚度年华感到遗憾。这里借用了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孔子曾在武城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心中十分高兴。但诗人却在这个喜悦的时刻感叹光阴流逝,体现出深沉的人生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出自南宋诗人林亦之之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这个时期林亦之正好处于他人生的转折点。在之前,林亦之因为个人才干得到举荐进入官场,他的梦想是治理国家、救济百姓,然而他在实际的工作中却发现官僚体制的弊端和腐化,这让他感到失望和痛心。于是,他选择了辞官回乡,转而寄情山水和诗歌创作。 在当时的南宋社会,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士人都曾有过儒家理想的破灭和对现实的不满。这也使得许多文人墨客更加倾向于描绘自然美景,抒发自己的隐逸之情。林亦之作为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这首诗中便表达了这样的心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