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浣溪沙(梅菁山遇雪)

标题包含
浣溪沙(梅菁山遇雪)
矢矫翔鸾谿上峰。飘萧雪霰打船篷。天花凌乱水晶宫。 飞透纸窗斜取势,吹回谿面舞因风。身游水墨画图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洪(1920年-2007年),原名李洪烈,字子云,号青莲居士,四川乐山人。他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学者,被誉为“当代草圣”。 李洪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李熙垣是清朝举...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矫健飞翔的鸾鸟在溪谷和山峰间翻飞,它穿越飘落的雪花,拂过载着雪霰的船篷,它的舞动如同天花在晶莹的水晶宫里绽放。透过窗纸,能感觉到寒风迎面扑来,带着凌厉之势,风吹过了溪流,使水面波光粼粼,犹如身处一幅水墨画中。
去完善
释义
1. 矢矫:矫,纠正。矢矫,指直而有力。这里用来形容飞舞的雪花。 2. 翔鸾:飞翔的凤凰,这里比喻飞舞的雪花。 3. 谿上峰:谿,山间的小河沟;峰,山峰。谿上峰,指山间的河流和小山峰。 4. 飘萧:萧,萧条;飘萧,形容雪花飘落的景象。 5. 雪霰:霰,雪粒。雪霰,指小雪粒。 6. 船篷:船上的覆盖物,这里用来指代船只。 7. 天花:天花乱坠,形容雪花纷纷扬扬的景象。 8. 水晶宫: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水晶制成的宫殿,这里用来形容雪花覆盖下的世界如水晶宫般美丽。 9. 飞透纸窗:形容雪花穿过纸窗的景象。 10. 斜取势:斜,倾斜;取势,取得气势。斜取势,形容雪花倾斜着飘落。 11. 舞因风:舞,跳舞;因风,随着风。舞因风,形容雪花在风中翩翩起舞。 12. 水墨画图:水墨,中国绘画的一种技法;画图,图画。水墨画图,形容雪景如同一幅水墨画。
去完善
赏析
《浣溪沙(梅菁山遇雪)》是南宋词人李洪所作。词描绘了词人在梅菁山遇雪时的所见所感,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变化。全词结构紧凑,语言优美,富有诗情画意。 首句“矢矫翔鸾谿上峰”描述了词人在梅菁山遇雪时所见的景象:一只矫健的翔鸾在溪流上游的山峰间翱翔,寓意着词人的愉悦心情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接着,“飘萧雪霰打船篷”进一步描绘了词人所处的自然环境:雪花飘洒在船上,仿佛在敲打着船篷,形象地表达了雪花的轻盈和动态之美。 下阕中的“天花凌乱水晶宫”则将雪花比作天宫飘落的天花,表达了雪景的神秘与壮观。而“飞透纸窗斜取势,吹回谿面舞因风”两句则分别描绘了雪花飞舞的姿态和风雪中溪流的画面,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生动与多变。最后,词人以“身游水墨画图中”作结,表达了置身如画的美景之中的感受,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整首词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了一幅美丽的雪景图,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仰之情。同时,词人在描述景物时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比喻,使得词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浣溪沙(梅菁山遇雪)》是南宋词人李洪在公元1205年创作的。当时南宋政权偏安江南,北方沦陷于金,民族矛盾激化。 在这个时期,李洪生活困顿,但他始终坚持正义,关注国家命运。他的父亲李纲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和政治家,因反对投降政策而被贬谪。受此影响,李洪的词作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词中描述了作者在梅菁山遇到大雪的场景,通过描绘雪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生疾苦的现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