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江州萧给事
夕郎忧国不忧身,今向天涯作逐臣。
魂梦暗驰龙阙曙,啸吟闲绕虎谿春。
朝车载酒过山寺,谏纸题诗寄野人。
惆怅懦夫何足道,自离群后已同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郎中夜忧心国家,未虑自身命将尽。今日漂泊在远方,成为远离皇城的臣子。魂魄暗中飞往皇宫,破晓时分如龙腾跃,啸吟着在春天围绕着虎谿游玩。朝车装载美酒路过山寺,谏书诗篇寄给原野的村民。忧伤那些胆小鬼无足轻重,自从离开人群后已陷入俗世。
去完善
释义
"夕郎忧国不忧身":“夕郎”是古代对朝廷官员的尊称。这句表示这位江州的官员十分担忧国家的安危,但对自己的处境却不以为意。
"今向天涯作逐臣":如今却被迫远离朝廷,被贬到天涯海角。
"魂梦暗驰龙阙曙":即使在远方,也时常梦想到皇宫,希望能在黎明时回到皇帝身边。
"啸吟闲绕虎谿春":一个人在虎谿的春天里无所事事地游荡。
"朝车载酒过山寺":每天乘着车去附近的山寺喝酒。
"谏纸题诗寄野人":将诗写在信笺上,寄给乡间的隐士。
"惆怅懦夫何足道":对那些因懦弱而背离原则的人感到悲哀,不值得谈什么。
"自离群后已同尘":自从离开那些人以后,自己便已沾染了世俗之气。
去完善
赏析
《寄江州萧给事》这首古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萧给事的担忧和怀念。首联用“夕郎忧国不忧身”表达了对友人关心国家命运而不计个人安危的钦佩;而“今向天涯作逐臣”则道出了他身处异乡的无奈。颔联以“魂梦暗驰龙阙曙”形容友人心系朝廷,而“啸吟闲绕虎谿春”则展示了他在民间的悠闲生活。颈联中的“朝车载酒过山寺”暗示了友人的洒脱与豪放,而“谏纸题诗寄野人”则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尾联则用“惆怅懦夫何足道”讽刺了那些庸碌无为的人,最后一句“自离群后已同尘”更是表明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为国家尽忠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堪称古代诗词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江州萧给事》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51年,正值南唐时期。这一时期的徐铉,因才华横溢而受到皇帝李昪的器重,担任了翰林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然而,随着国家政治局势的变化,徐铉的地位也发生了动摇。
在公元951年,南唐国内政局动荡,军事压力巨大。这一年,后周皇帝柴荣率军攻打南唐,南唐皇帝李璟被迫割让江北领土求和。在此背景下,徐铉深感国运衰颓,忧虑重重。
另一方面,他与江州萧给事的友谊也为他带来了安慰。萧给事是他在翰林院的同事,两人在政治上共同进退,私交甚好。在得知萧给事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后,徐铉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表达担忧与期望的诗。
在诗中,徐铉借月亮的圆缺象征国家的兴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同时,他也希望萧给事能够在江州施展才能,为国家振兴贡献力量。这首诗既反映了徐铉对国家的忧虑,也表现了他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成为了南唐时期文人忧国忧民的代表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