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村姑儿
村姑儿,红袖衣,初发黄梅插秧时,双双女伴随。
长歌诗,短歌诗,歌里真情恨别离,休言伊不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村姑们身着红色上衣,
在黄梅时节开始插秧时,
成双成对的姑娘们相伴而行。
她们唱起了长长的歌曲,也唱起了短短的歌曲,
歌声中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和离别的哀愁,
请不要说她不知道这些情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黄梅:农历四五月间,黄梅果成熟时的季节。
2. 插秧:播种水稻的一种农活。
3. 长歌诗,短歌诗:指长篇诗歌和短篇诗歌。
4. 恨别离:悲伤地离别。
5. 休言:不要说。
6. 伊不知:你不知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长相思”为主题,描述了农村少女在黄梅季节插秧时的情景。她们穿着红色的上衣,成双成对地伴随着彼此,共同度过这段繁忙的时光。这种场景让人感到温馨而宁静。
接下来的诗句则描绘了这些村姑们在劳作之余,唱着山歌抒发内心的情感。无论是长歌还是短歌,都充满了真挚的感情和对离别的无奈。这些歌曲传达了她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一句歌词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农村少女的敬意。即使生活艰辛,她们依然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这首词展现了民间百姓的生活风貌和美好情感,让人感受到了浓郁的田园气息和人性的善良与坚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长相思·村姑儿》是南宋词人蔡伸的一首描绘乡村风光的词作。此词大约创作于南宋中期,即公元1150年左右。此时南宋社会相对稳定,但民生疾苦依然存在。作者在地方任职期间,目睹了农村百姓的生活状况,由此创作了这首词。
在人生际遇方面,蔡伸曾历任地方官职,深知民间疾苦。他在任职期间积极为民造福,关心民生。这一时期,他通过对乡村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关注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在时代背景方面,南宋初期,由于战乱和政权的更替,国家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农民生活困苦。然而,南宋政府在此时期推行了一系列振兴经济的措施,使得国家逐渐恢复元气。这使得诗人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基层民众的生活状况,为他们发声,创作了如《长相思·村姑儿》这样的佳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