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睡起啼莺语。
掩青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
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
渐暖霭、初回轻暑。
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尚有乘鸾女。
惊旧恨,遽如许。
江南梦断横江渚。
浪黏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
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苹花寄取。
但怅望、兰舟容与。
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
谁为我,唱金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醒来听到黄莺的叫声。
门帘低垂,夕阳西下,青苔满地,落花满地。
花落尽,无人看见,只有柳树在随风舞动。
天气渐渐变暖,有些许炎热。
寻找那把精美的扇子,月光映照在上面,灰尘已经沾染上了,还有那位乘鸾的女子。
想起过去的恨事,竟然如此令人痛心。
我在江南的梦境已经被横江的沙洲打断。
江水汹涌,绿色的葡萄般的水波荡漾,天空笼罩在烟雨之中。
站在楼前,看着远处的碧波荡漾,谁能采撷苹花寄去远方?
只是惆怅地望着那缓缓行驶的船只。
遥远的云帆何时才能到达?送走那孤鸿,山峦重重,阻挡了去路。
有谁能为我唱起那优美的《金缕》曲呢?
去完善
释义
1. 叶梦得:南宋文学家,字少蕴,号临川先生,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2. 贺新郎:词牌名,又名“贺新郎”,双调,平仄格律严谨。
3. 睡起啼莺语:醒来时听到莺鸟的叫声。
4. 掩青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形容时光已晚,庭院中的青苔蔓延,落花满地。
5. 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吹走了春天的花朵,只有垂柳在随风摇曳。
6. 渐暖霭、初回轻暑:气温逐渐回暖,开始感受到春天的暖意。
7. 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尚有乘鸾女:宝扇映照出明月的影子,但暗尘已经侵蚀了乘鸾女(指女子)。
8. 惊旧恨,遽如许:突然想起过去的怨恨,竟然如此深重。
9. 江南梦断横江渚:江南的美好梦境已经破灭,只剩下江边的沙洲。
10. 浪黏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江水波涛汹涌,葡萄色的水波映照着天空,仿佛笼罩在烟雨之中。
11. 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苹花寄取:楼前的江水充满了无尽的意蕴,但谁能采撷苹花,将其寄给远方的人呢?
12. 但怅望、兰舟容与:只能怅然地望着缓缓行驶的大船。
13. 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遥远的云帆何时才能到达,只能目送孤鸿,面对重重山阻。
14. 谁为我,唱金缕:谁能为我唱起那动人的金缕曲呢?
去完善
赏析
《贺新郎》叶梦得这首词以莺声啼鸣开篇,描绘了傍晚时分,青苔覆盖的庭院中,花瓣飘零的景色。词人通过“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的描绘,表达了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接下来,词人用“渐暖霭、初回轻暑”来暗示季节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推移。
在“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尚有乘鸾女”一句中,词人通过对宝扇和乘鸾女的比喻,表达了时光流逝,美好事物难以挽回的感慨。同时,这句词还隐含着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希望的期待。
“江南梦断横江渚。浪黏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三句,词人通过对江南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人生如梦,时光荏苒的感慨。同时,这句词还隐含着词人对江南水乡的思念之情。
在“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苹花寄取。但怅望、兰舟容与。”一句中,词人通过对楼前沧波和采苹花的比喻,表达了人生无常,离别相思的感慨。同时,这句词还隐含着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思念之情。
最后,词人以“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谁为我,唱金缕。”收结,表达了词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对亲人友人的牵挂。同时,这句词还隐含着词人对人生旅程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贺新郎》是南宋词人叶梦得的一首名篇。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7年,正值南宋初期,金兵南下,中原沦陷,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叶梦得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担任过尚书右丞、江西安抚使等要职,但因主张抗金而被贬谪。在流放期间,他深感国事日非,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
同时,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由于战乱频仍,民生疾苦,人们普遍感到迷茫和无助。在这种背景下,叶梦得以词为武器,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成为当时文坛的佼佼者。
综上所述,《贺新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南宋初期,词人在人生际遇和国家命运的多重压力下,以词为载体,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