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观胡九龄员外画牛

标题包含
观胡九龄员外画牛
丹青之笔夺造化,能者几何登品录。 蛟龙狞恶鬼神怒,更工不接时人目。 有形之物至者稀,是否难欺众所瞩。 绛台胡掾文章外,偏向画牛其好酷。 海内驰名三十年,得者珍藏过金玉。 老来才始著青衫,养亲不及朝家禄。 前日野服忽相过,云访恩知走京毂。 微风入指未能画,示我蜡本数十幅。 采摭诸家百余状,毫端古意多含蓄。 鬭者取力全在角,卧者称身全在腹。 立身髣髴精神慢,背者分数头项促。 行者动作皆得群,乳者顾视真怜犊。 当流泅戏益自在,欲渡或疑犹蓄缩。 从容饮囓得天真,荷鞭时有童儿牧。 或横一笛坐牛角,便是无声太平曲。 江天雨云易溟蒙,风势掀号摧古木。 欹斜蓑笠趁牛归,萧踈暮景烟村宿。 奇哉胡掾老笔不可到,戴叟重生须死伏。 吾观诸牛之态虽尽妙,尚有所遗思未熟。 牛于生民功最大,不画牛功牛亦辱。 胡君胡君听我言,别选轻绡成巨轴。 写出区区耒耜勤,贵知天下由吾方食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韩琦(1008年-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安阳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韩琦出身名门世家,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韩琦中进士,步入仕途。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丹青妙笔描绘万物生灵,此技艺能有几人传承? 恶蛟龙、鬼神的狰狞,众人却对其视而不见。 稀有形象难以欺骗众人的注视。 那位绛台胡掾,除了文章才华,还钟情于绘画艺术。 他的名声已经传遍四海三十载,拥有他作品的人视作珍宝,胜过黄金美玉。 年迈时才开始担任小官职,供养双亲已不够朝廷俸禄。 日前忽然穿着便服来访,说是要去京城探访恩师。 微风在他的笔下难以成形,他于是给我看了几十张炭画。 他的作品取材自诸家画法,画作中充满了古朴之风。 搏斗的牛,身形矫健全在角;卧姿的牛,体态丰腴全在腹。 站立的牛,身姿从容略显迟缓;背对的牛,比例协调头颈紧凑。 行走中的牛,动态和谐融入群体;哺乳的牛,母爱情深眷顾幼崽。 在溪流中嬉戏的牛,自由自在;欲渡江水,有些踌躇犹豫。 悠闲地啃食水草,显现出天然真趣,还有小牛犊紧随牧童身后。 有的吹着竹笛骑在牛背上,仿佛奏出无声的太平之歌。 江天雨云交错,风起云涌,古木在风中摇曳。 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牧童伴着耕牛回家,宁静的暮色笼罩烟村。 胡掾的画技真是高妙,即使戴嵩再生也要拜服。 我看过了这些牛的百态,虽然生动美妙,但还是有些细微之处尚未熟透。 牛对于民生功不可没,不能只画牛而不画它们的劳作。 胡掾啊胡掾,请听我一言:另选一块轻盈的丝绢,绘出勤劳的耕牛景象,让人们了解天下百姓的温饱离不开耕牛。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丹青之笔:比喻绘画的技巧。 2. 造化:大自然,这里可以理解为自然的生灵。 3. 登品录:指的是进入绘画作品的等级评定。 4. 蛟龙狞恶鬼神怒:描述胡九龄画作中的蛟龙形象逼真,具有威慑力。 5. 接时人目:被同时代的人们所接受。 6. 绛台胡掾:指韩琦本人,他在绛州任过胡掾的职务。 7. 文章外:除了文学创作之外,还擅长绘画。 8. 偏向画牛其好酷:特别喜欢画牛的题材。 9. 海内驰名: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很高的声誉。 10. 得者珍藏过金玉:得到胡九龄的画作的人都非常珍惜,超过对金银珠宝的重视。 11. 老来才始著青衫:年老了才开始穿青色的官服。 12. 养亲不及朝家禄:供养双亲的生活所需不如做官领到的俸禄多。 13. 野服:平常人的服装。 14. 恩知:旧指受恩情而知图报答的人。 15. 京毂:京城的交通要道。 16. 微风入指未能画:胡九龄因手指微风湿而不能立即作画。 17. 蜡本:用蜜蜡制作的画稿。 18. 采摭诸家百余状:从各家汲取了多种牛的形象。 19. 毫端古意多含蓄:胡九龄的画作中蕴含着浓厚的古意。 20. 鬭者取力全在角:搏斗中的牛主要靠牛角发力。 21. 卧者称身全在腹:躺卧的牛衡量其身体大小主要看腹部的大小。 22. 立身髣髴精神慢:站立的牛虽然神态生动但动作较慢。 23. 背者分数头项促:背部朝向的牛头部和颈部的比例较为紧凑。 24. 行者动作皆得群:行走中的牛动作和谐,与群体融为一体。 25. 乳者顾视真怜犊:哺乳的牛关切地望着小牛,充满母爱。 26. 当流泅戏益自在:在水流中游嬉的牛显得格外自由舒适。 27. 欲渡或疑犹蓄缩:欲要渡河时,牛会显得犹豫,犹豫不决。 28. 从容饮囓得天真:悠闲地吃草的牛展现出生动的天性。 29. 荷鞭时有童儿牧:小牧童手持竹鞭,正在放牧牛群。 30. 或横一笛坐牛角:牧童或许横吹着一支竹笛,坐在牛背上。 31. 江天雨云易溟蒙:江水与天空的云彩容易形成混沌一片的景象。 32. 风势掀号摧古木:狂风呼啸,吹动着古老的树木。 33. 欹斜蓑笠趁牛归: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农夫在傍晚时分赶着牛群回家。 34. 萧踈暮景烟村宿:夕阳西下,烟雾弥漫的村庄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35. 奇哉胡掾老笔不可到:赞美胡九龄的画技无人能及。 36. 戴叟重生须死伏:即使戴嵩复生,也要拜倒在他的画技之下。 37. 吾观诸牛之态虽尽妙:尽管胡九龄画的牛形态已经相当完美。 38. 尚有所遗思未熟:但仍然还有少许不足之处。 39. 牛于生民功最大:牛为人类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40. 不画牛功牛亦辱:如果不画出牛的功劳,那么牛的价值也将被埋没。 41. 胡君胡君听我言:胡九龄,请您听我说。 42. 别选轻绡成巨轴:选择一块轻薄的丝织品,绘制一幅巨大的画作。 43. 写出区区耒耜勤:描绘出农民辛勤耕种的场景。 44. 贵知天下由吾方食足:通过这幅画作,让人们知道社会的稳定离不开农民的辛勤付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观胡九龄员外画牛”,讲述的是诗人观看胡九龄所画之牛,并对其作品进行点评和欣赏。诗中首先赞扬了胡九龄的画技高超,可以媲美神鬼之作,且世人罕见。同时提到胡九龄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特别擅长画牛。他因画牛而闻名海内数十年,甚至有过客寻访,可见其名声之大。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自己看到胡九龄画牛的情景,他用细致入微的笔触描述了画中牛的形态、神情,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诗人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胡九龄笔下的牛栩栩如生,各具特色,且富有生活气息。其中,作者还特别提到了各种姿态的牛,如斗牛、卧牛、立牛、行牛、乳牛等,这些形象鲜明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胡九龄对于牛的深入了解和高超技艺。 此外,诗人还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为画作增添了浓厚的氛围。例如,他写到江天的烟雨、风势掀号的古木、穿蓑戴笠的牧童,以及萧疏的暮景和烟村,这些都为画作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 在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他对胡九龄画作的赞美之情,他认为胡九龄的画技无人能及,并希望他能继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以反映民生耕作之辛勤,从而达到倡导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的目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观胡九龄员外画牛》是北宋名臣韩琦所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000年至1050年之间,即宋真宗至宋仁宗时期。韩琦曾担任北宋的宰相,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文化修养。 在该时间段内,韩琦的生活历经起伏。他早期因政治才干而被提拔为谏官,然而不久后便因与皇帝的分歧而被贬谪至地方任职。在地方任上,韩琦体察民生,关注农耕生产,对农民生活有较深的了解。期间,他还结识了擅长画牛的画家胡九龄,并观看了其画作。正是这次观赏体验,触发了韩琦的灵感,使他写下了这首描绘农耕图景的诗篇。 与此同时,北宋时期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城市化进程加快,农耕经济逐渐受到重视。诗中提到的画牛题材,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农耕文化的关注,以及对于丰收和稳定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