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府饯丘知府致语口号
薰风卷旆趣归程,十万儿啼满路声。
别恨江枫烟雨暝,愁云沙草晓波平。
毁鞭莫遂留行意,开宴聊伸恋德情。
从此吴人颂遗爱,棠阴千里日敷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风吹动旗帜,催促着回家的路程,十万人的哭声回荡在路上。
别离的痛苦在江边的雨中朦胧,愁绪在沙草间的晨曦中流淌。
毁掉马鞭,不要挽留离去的脚步,摆开宴席,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从今往后,江南的人会传颂你的美德,千里之外的树荫下,花儿将会茁壮成长。
去完善
释义
1. 平江府:古代行政区划名,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
2. 邱知府:姓名未知的历史人物,此处指代一名卸任的知府官员。
3. 致语口号:宋代宴席上用来为离任官员送行的祝酒词。
4. 薰风:夏季东南风,寓意温暖和舒适。
5. 卷旆(pèi):卷起旗帜,喻指离去或出发。
6. 趣归程:急切踏上归途。
7. 儿啼满路声:形容百姓依依惜别的场面。
8. 江枫:水边的枫树,此处象征离别场景。
9. 烟雨:雾气弥漫如细雨,喻指离别的氛围。
10. 沙草:沙滩与草地,表现宽阔的自然景象。
11. 晓波平:清晨平静的水面,暗示时间推移。
12. 毁鞭:毁掉马鞭,表示不留行人之意。
13. 开宴:准备宴席。
14. 恋德情:感激官员的德行。
15. 吴人:苏州地区的居民。
16. 颂遗爱:传颂离去的官员遗留的仁爱。
17. 棠阴:典故出自春秋时期魏绛的仁爱治理,后世常以此借指地方官的仁政。
18. 日敷荣:每天都在繁荣发展。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离别场景的诗歌。在诗的开头,诗人以“薰风卷旆趣归程,十万儿啼满路声”表达出离别的沉重氛围,人们挥泪告别,儿童们也纷纷加入到送别的行列。接下来,诗人通过“别恨江枫烟雨暝,愁云沙草晓波平”表现出别离之时的忧郁情感。在这样的情境中,送行者难舍难分,盼望着对方能够留下。然而,离去之人还是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正如诗句所言:“毁鞭莫遂留行意”。于是,人们只能借助宴会来表达留恋和感激之情。最后,诗人以“从此吴人颂遗爱,棠阴千里日敷荣”展现出离去之人的美好品德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他的恩泽将如阳光雨露般滋养着这片土地。整首诗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对离去的敬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平江府饯丘知府致语口号》是南宋诗人崔敦礼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光宗绍熙年间(约公元1190年),当时崔敦礼在官场任职。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光宗皇帝体弱多病,政治相对稳定,士人阶层开始关注文学、艺术的繁荣。
崔敦礼曾担任过官职,对官场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在这首诗中,他以乐观的态度表达了对丘知府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这种情感反映了当时南宋文人普遍的心态,他们既关注国家的兴衰,又渴望安定的生活。
此外,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还包括当时的时代背景。南宋时期,虽然政治相对稳定,但国家仍处于金国的威胁之下。在这种环境下,士人阶层的文人墨客更加注重文学修养,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和平的渴望。因此,这首诗歌不仅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情感,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普遍心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