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主尉王权章
将军名字著华戎,露甲曾收不战功。
马革裹尸忠贯日,虎头食肉气如虹。
云屯欲倚金城重,星陨俄惊玉帐空。
好像祁连筑新家,鼓鼙遗恨意何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将军的名字响彻中外,身披战甲却未立过赫赫战功。
他为国家效忠至死,英勇的气概如同天上的彩虹。
他的军队纪律严明,如云一样紧密团结;
然而突然间,敌人来犯,犹如星星坠地,营帐瞬间变得空旷。
后来他好像在祁连山地区建立了新的家园,但战争的遗憾始终萦绕在他心头,难以释怀。
去完善
释义
1. 华戎:这里指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合称。
2. 露甲:露出盔甲,表示征战。
3. 马革裹尸:指将士战死沙场。
4. 忠贯日:忠诚至天,形容忠诚至极。
5. 虎头食肉:比喻英勇善战,出自《东观汉记·班超传》。
6. 金城:古代都城名,即今甘肃省兰州市。
7. 祁连:山名,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
8. 鼓鼙:鼓声,也代指战争。
去完善
赏析
《挽主尉王权章》是一首悼念战死的将领王权章的诗歌。诗人首先描述了王权章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赫赫战功。“露甲曾收不战功”描绘了王权章身着戎装,勇往直前,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接着,诗人通过“马革裹尸忠贯日,虎头食肉气如虹”表达了对王权章忠诚英勇、威武不屈的赞美。这两句诗意味着王权章为国家献身的精神如同太阳的光辉,照耀着人们的心灵。
随后,诗人写道:“云屯欲倚金城重,星陨俄惊玉帐空。”这两句表示战斗局势瞬息万变,就像天上的星星陨落一般让人措手不及。此处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常和残酷的理解。
最后,诗人用“好像祁连筑新家,鼓鼙遗恨意何穷”表达对逝去将士的深深哀痛和不舍。即使在新居建成的祁连山脚下,人们也无法忘记那些曾经为国家和民族付出生命的人们。他们留下的遗憾和未竟的事业,让人感叹不已。整首诗通过对王权章的缅怀,传递出对英勇牺牲的战士们的崇高敬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主尉王权章》是南宋诗人崔敦礼的作品,创作于1164年左右。此时正值金兵入侵中原,朝廷内外交困,战事频仍之际。崔敦礼在军中任职,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生死离别,对家国破碎的悲痛有深刻体会。
由于长期的战乱,民生疾苦,而统治者却贪图享乐,不重视人民生活,这一切让崔敦礼感到愤怒和痛心。他的这首诗,正是通过悼念一位因战争而死去的友人,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和平、对忠诚、对正义的追求。
在诗中,崔敦礼赞美了王权章的英勇无畏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对他死于战争表示了深深的惋惜。通过对友人的悼念,他传达了对战争的痛苦体验,以及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在这种背景下,这首诗成为了南宋时期人们共同心声的表达,也展现了一个文人志士在国家危亡时刻的责任与担当。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