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田间辞三首 其二

标题包含
田间辞三首 其二
我耕兮我田,雨浪浪兮雷填填。 水漫漫兮种不下,出门见水兮泪滂沱。 惠我晴兮疾耕而耨,螟败之兮颖弗得秀。 呜呼,我无时违兮时不我予。 时不予兮奈何,蹇无忘兮吾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在田里耕种啊,雨水汹涌雷声隆隆。 水深淹没了土地,无法播种,出门看到泛滥的水流泪水满面。 希望天气转晴好让我赶紧耕作,可是害虫把禾苗糟蹋了,丰收无望。 唉,我一直都在努力,但时机却不眷顾我。 即使时机不利,我也不会忘记我的责任与使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崔敦礼:宋朝著名诗人,作品多描绘农村生活场景。 2. 雨浪浪:形容雨水连续不断。 3. 雷填填:形容雷声轰鸣。 4. 水漫漫:形容水流很大。 5. 泪滂沱:形容泪水流得很厉害。 6. 惠我晴:希望我能得到好天气。 7. 疾耕而耨:快速地进行耕作和锄草。 8. 螟败:害虫对庄稼的破坏。 9. 颖弗得秀:禾苗得不到良好的生长。 10. 无时违:没有违背农时的行为。 11. 时不我予:时间不等人。 12. 蹇无忘兮吾事:不要忘记自己的职责。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农民辛勤耕作却遭遇不幸的古诗词。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农民在风雨雷电中的劳动场景,表达了他们期望丰收的心情以及对不幸命运的无奈。诗句中的“我耕兮我田,雨浪浪兮雷填填”形象地描绘了农民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耕耘的画面,表达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然而,尽管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水漫漫兮种不下,出门见水兮泪滂沱”却展示了农民的劳动成果被洪水淹没的悲惨景象,令人同情。 诗中“惠我晴兮疾耕而耨,螟败之兮颖弗得秀”表达了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渴望,以及对害虫破坏庄稼的不满。然而,由于“时不予兮奈何”,农民们无法改变自然环境和时令,只能“蹇无忘兮吾事”,继续坚韧地从事农耕事业。这首诗通过对农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展现了农民勤劳朴实的精神风貌,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与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田间辞三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崔敦礼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渡之后,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南宋政权偏安一隅,局势动荡不安。 崔敦礼在此时期,曾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等官职,但他并未被时局所困,仍然保持着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他的诗歌多描绘田间劳作场景,通过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描绘,传达出他对民众困苦生活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此外,南渡时期,政治腐败、战乱频发,民间疾苦重重。崔敦礼在这种背景下,深感责任重大,他立志要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因此,他的诗歌中也表现出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